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震了我们能做点什么

(2008-05-15 06:32:28)
标签:

文化

分类: 杂论

  前天晚上,接到突然的谈话主题为“地震中的心理重建”,在马维老师的说烦解忧栏目中,依然和海燕老师一并来探讨这个话题。我们刚接到这个话题其实蛮突然,我一路上就这个话题一直在思考。如同海燕老师说的一句话:“地震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呢?”这正反映了我的想法。

 

  我参与的人民广播电台 地震心理重建录音

 

 节目以联线一个正在成都灾区一带做心理援助的志愿团体为核心。志愿团的主要成员杨老师是心理工作者,他们的小分队在当地进行大量的交流、安抚工作。主动与灾民交谈,深入其中作心理危机干预和讲座。其中,杨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刻骨铭心,就是当大家被余震惊恐的时候,他大吼道,“没事的,我们都很安全,大家不必惊慌。”他的镇定和坦然,立即被传播开来,看似一句简单的话,却让在场的绝大多数群众镇定下来。

    这次地震显然是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但是就每个身处当地的群众们,却更多造成了心理的恐慌和有可能挥之不去的心理影响。在谈话中我们总结出大致对于心理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恐慌:面对房屋倒塌和尸体成片,恐慌是必然的,不过战胜恐慌的能力人人都有。我们更希望得到快捷,真实,准确的消息。当我们面对生命危险的时刻,恐慌不过只是暂时,通过信心重建,树立勇气来战胜自己,其实不仅不是幻想,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2、焦虑:面对接下来的救援及生活失去依靠,有可能带来疾病的传播等担心,焦虑一定会有。但焦虑的解脱,需要外界提供信心和支援。如果我们能尽快得到救援,听到亲人朋友的慰问,那么就代表我们没有被地震割裂,自己没有被世界遗弃。焦虑之心势必减退。

 

3、茫然无助:在露天夜宿似乎寒风不是最让人心冷的,而是黑夜漫漫。一个四川朋友给我短信说,露宿操场,黑夜很恐怖。当然这比起那些身在地震重灾区的人民已经是万幸了,但是黑夜与空旷让人心有渺小感,不能操纵感等等一系列不可知的感受。那就彼此温暖吧,在无助的时候,试着去温暖别人,并与别人分享温暖,也许可以熬过暂时的黑夜,期待白天早点到来。

 

    就地震产生各种心理变化,我也将进个人的努力和绵薄之力。昨天,我们问还在成都的杨老师,如果还需要志愿者,我跟海燕老师随时待命,奔赴一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