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分类: 咨询技巧感悟 |
自己:你自己的问题是否已经到了非要心理干预的地步呢?这个思考,涉及到你咨询的效力。
1、把咨询师当耳朵:有的咨客并没想清楚,不过是冲动。而咨询的时候特别有宣泄欲望。咨询一定是要宣泄的,但是有的咨客宣泄完了就走了,不想调整,也怕调整给自己带来不确定的因素。如果是这样,你的咨询也许没到火候。或者你选一个不太贵的咨询师,把咨询师当耳朵好了,又宣泄了,又省钱了。
2、别把咨询师当老师:请咨询师帮你决策。这是不可能的,而且你也不会答应。每个人在遇上两难问题的时候,自己以为不敢决策,其实是有心理导向的,无非想听到别人认同的声音。而我不会认同你,会协助你做出你认为对的选择。所以,别把我当老师,最后的决策永远属于自己。自己做的决定最有力量,自己愿意承担自己的选择,自己愿意为选择负责,这是我做的事情,我帮你发现力量(力量原本就是你的)。
3、别把咨询师当朋友:我做咨询纯属于我的工作,不能跟咨询者成为朋友,成为朋友会影响咨询效果。所以从第一次咨询,千万别想跟咨询师成为朋友。如果你有这个想法,咨询效果也会自然打折扣。与咨询师间是合作关系,彼此尊重,保持一点点对咨询师的信任高度就可以。这个高度对接收咨询师的建议是有帮助的,反过来对自己产生行动是有效的。
总结:如果你已经找过身边的朋友,也经过个人努力,寻求改变,但效果不好,可以寻求咨询师。
其他准备:时间、经济、行动的准备
时间:我的经验来看两个小时内能解决的问题,基本不是心理问题。6个小时能够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济:一个中级以上咨询师,最低标准是300元每小时。两小时600元起步,6小时要1800元。
行动:来不是听安慰,而是最终产生行动。只想听安慰和理解的咨客,永远走不出来。
我的咨询方案:
准备期:
1、看我的博客至少3-10篇:你选择一个咨询师,除了了解他的阅历、经验、学历;最重要是看匹配度。我是实战大于理论的人。如果你更喜欢博士或教授头衔,请不要选我。我更看重实际效果与咨询方式的应用,理论永远是为人服务的。我为咨询者负责。所以看看我的咨询案例和我的大白话心理学描述,你就知道我的风格,要喜欢,要认可才能找我。否则,可以去找别的咨询师,中国心理咨询师很多,也不难找。
2、争取与我进行简单对话:通常如果你是真心想咨询,我是听得出来的,并愿意与你简单沟通,时间在20分钟左右。我会利用有限的时间来确定,这个案例我是否胜任。并给出建议治疗周期。但在有限的时间内我只能做到简单了解背景,不能给予深入分析和治疗。所以那些免费咨客,不要找我。如果真的因为治疗费用是个困难,我也可在听后转介给我的学生。学生的案例我督导,但他的案例我不直接作!
3、打电话时间:我是八小时上班,偶尔加班。晚上偶尔做节目或有课程学习或给别人讲课。平时早上8:40--17:00.打过来预约都有人接听,打不进来不排除在作电话咨询的可能,没有接听说明我有事情在忙,换个时间再打好了。周六、日,或是有课,或是有国内外的长期咨询者,打过来有时候可以多说两句,否则无人接听说明我在学习中,换时间再联系,很抱歉!
4、邮件、纸条、留言都不做咨询用:仅在某几个合作机构在作文字咨询外。其他一切方式的文字咨询都不做,请大家注意,我也许会回复你,但是不用文字咨询,效果很差。所以,文字只用来传递消息,如果没有给你回复或回复的不是你要的咨询内容,请海涵!
咨询方式(如果你已经是我的咨询者了):
1、首次咨询时间不少于2小时:请注意这是我的咨询风格,也是为你着想。首次咨询时间不小于2小时,为了对你有较全面的了解和增进彼此认识。第一次我会用心来感觉你,当然如果问题过于简单,两个小时就足够解决全部问题,但通常不可能。
2、咨询完请作邮件反馈:除了面诊和电话咨询外。在两次咨询间隙,我会回复咨客一次邮件。但如果自己不写,我不会主动总结,视为你自动放弃这个咨询机会。咨询大多用语言,为什么一定要咨客咨询完写体会,写感想。只要写,就是在复习咨询,相当于多一次咨询机会,不额外收费。巩固之外,我还可以了解你没有表达的信息。书写比说要慢,慢的东西通常深刻,容易定性。
3、咨询后一定要去做:咨询的目标不是去情绪,而是要行动。情绪稳定了,不过只是一个开始,不是全部。如果你不去努力做点什么。坏情绪很快就会重新找上门来,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去行动。改变思考方式,也需要通过一些更具体的事情来实践。没有实践的机会就主动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