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跟两个好朋友聊天。一来近期工作太忙,放松下;二来与朋友相约几天了,下周还不知有什么别的事情,那就早点见面为上选。又在博客表表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社会上往往有这样的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发生。比如,某位长期在家带孩子的家庭妇女,突然由于家庭分裂了,经济来源被切断。没办法后,她决定自己创业。而她从来没有任何财务知识、管理学识等等的技能。事情来的突然,由不得她太多去准备。可是,天道酬勤,从街边早点小摊,到店面经营,进而发展成为连锁店。一个家庭妇女,变成一个职业女性,后来变成一个经商老板......
很多人奇怪,她自己也不明,创业当初虽然辛苦,但一路走下来并没遇上太多困难;或者说并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多困难。究竟是我们看低这个家庭妇女,给她标签化了;还是我们过于世俗,只看到了困难,却忘掉了人的潜能。
大概两者都有,甚至还有更多我没想到的;但我更倾向上一段的第二种观点。心理学对于这种现象,也做过很多跟踪和样例分析。提出这么一种说法,人的潜能,在很多人身上被自己埋没了。通俗点说,我们对于自己的能力其实远远不了解。这个答案看上去有点悲哀,但细细观察有道理。
“家庭妇女”是什么工种,是不是被我们的文化定义了或叫狭义化了呢?那么,再问“中国的家庭妇女”和“美国的家庭妇女”,又有什么区别,这个答案正可以回答上一个问题。换句话说,很多时候我们被自己“定义”了,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肯定一辈子不能做什么......这不是在给自己念咒语吗,哈哈!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有意识去关注自己欣赏、喜欢、认可的人,你会发现他们就如同你的“未来”或者“过去”。有时候很神奇,你经常能在别人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也同样能在别人的现在,找到自己的未来。关键是,很多人忽略了这些,认为不过是些巧合罢了。但巧合中却暗藏很多必然,你可知否?
人格心理学谈到了。对于很多先天气质或后天习的(接纳)气质,将直接会影响一个人的未来发展。但这种影响应该集中在人的核心特质与主要特质中,而不是次要特质。举例,生性胆小,不敢承担责任的人。那么他的工作职位也许不会太高,个人较为保守,较安于现状;做一件细致的事情也许很好,但是让他打拼市场就会很难。他也许可以做个息事宁人的好母亲,但生活中较多平淡、平和,好静,不好动;冲突较少......
如上特质,仅仅是泛泛而谈(不要去苛求我的表达准确,很多特性是相关但不必然),有其个人的优势和不足。你不管愿意接受否,那就是你。如果不愿意承认,想做调整,不是不可能,无非是逆着自己不擅长的训练自己,要费点力气和精力而已。
我不是说要大家任命,而是要先试着去了解自己。这样来看,那位成为老板的家庭妇女,并非偶然,一定有她自己没有看到的潜力,由于有了机会,才得以展现,并发挥到极致。人的精力和寿命是有限的。在学点心理学后,可以帮助人们自省,懂得如何使巧力去作自己擅长的。那些不擅长的,也可寻求合作;若非要自己去做的,那就慢慢来,给自己的一个阶梯,无怨无悔地慢慢爬,着急或埋怨也是无效的,反而带来更多矛盾心理,因人不足而产生的矛盾心态,其实是自己建构的。
朋友在说道创业与合作时,眼睛直放光;谈到咨询或亲子关系时,略显不从容。外人是能感知到他的乐趣所在,如果一个人的乐趣与擅长能一致,那就是天赐良缘,不成功都难。那么他今天的辞职,也许就是明天希望的开始。跟朋友道一声,一路好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