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师者的风采

(2007-08-29 13:49:10)
标签:

生活记录

分类: 我的心理个人成长

    昨天晚上快9点才回到家,真笨,中间坐错了一趟车,还没来及吃晚饭。不过,能见到两位老师,却让自己很欣慰。

 

    卢老师的咨询室开业已经有多日了,几次因为加班和咨询无法脱身。今有幸作了1个多小时的车,来看卢老师和新诊室。比预想的还要早点,卢老师正好跟咨询师们探讨中,我成了不速之客,呵呵!在边上坐着,听着,偷学了两招。感觉不错,卢老师完全不回避,不保守的教学,包括连我这外人都能在场,而不是被请到接待室,我倒还是第一回碰上。喜欢这种开放,像我,不,应该是我像卢老师学习,哈哈!

 

   三位咨询师,虽然我头一回见到。但很快有人叫出我名字,后来有人还链接过我博客,心理极大地自我满足,呵呵,又翘尾巴了自己,臭美。探讨案例的小伙子,感觉很上路,绝不是新人的感觉,有潜力。卢老师好眼力,相信作为专职咨询师的他们,会跟卢老师走的更远。

 

  研讨结束,卢老师把我带到里间,拐弯进办公室,一个男士起身,一双有力的手握过来,小白来了。哦,这么眼熟,神秘嘉宾原来在网上早就相过面。呵呵,就不揭示这位运营高手的身份了。一刹那的感觉,就能体验到那种朴实、稳重,话不多,但都在点上,做事的人,做事的人。

 

  今天除了参观,主要我有咨询难题要卢老师解决。虽然最近咨询量大,且顺。但有个别环节,我有失控感。虽不影响咨询,但足以让我注意,已经在前几日跟爱人探讨出结论,今天再来跟老师证实一下。卢老师的一个问句,立马让我感悟到一些东西。还有她在跟咨询师的探讨中,我偷听到一个“无界限感”的说法,很想回去尝试一下,有收获......

 

  下一站,是去soho现代城,听说好多家咨询公司都搬过来了。跟舒唱老师也约好在她搬了新址后来见见这位我久仰的前辈。最早还是在新浪,我跟舒老师的照片,一下一上。跟舒老师发了邮件,她给我打了电话。约好在她咨询完后见一面。不过,很明显他们那边错解了我的意思,误认为我是来应聘的。电话里跟接线人员解释过,估计是舒老师过于繁忙和自己的邮件不清晰。舒老师电话里的口气谦虚而热情,但我还是猜出了有点不对头,觉得一定有必要当面解释我不是应聘者,呵呵!

 

   到后落座,咨询还没完。林松主动接待我,工作人员轻声说了一句,你先....。原来,还是把我错当了应聘者,呵呵。我决定赶快解释。林松在搜狐博客早就认识,于是不陌生。便直接跟他说明。我们聊得很开心,一个优秀咨询师的气质在慢慢地流出来。我感受到了那种舒服,打开。很快我就不紧张了,这是他的功力。

 

  时间过了半小时,终于等到舒老师出来。荧屏的形象与生活的形象几乎是吻合的。作为一个上镜率高的咨询师,我钦佩她的勇敢与自我长处的发挥。在上镜的问题上我还是不够自信。闲聊中,能感到舒老师的疲倦,即便她依然那么热情待我。我不忍心多打扰,再说,一直被误认为是应聘者,多少给这次初面罩上戏剧化的色彩。虽然舒老师说很高兴见到我,而且最后明确表明对我印象很好,总结我的很多特质。

 

    因在此期间他们一直在招聘,见过很多优秀的咨询师。而且他们的选择是严格的。我想,这种刻板地认为我是应聘者,无疑是件好事,这难道不是一种认可吗;还有电话的表达中似朋友,而非应聘者的口气,这不是更深刻的表达吗?

 

    能成为舒老师诊室的咨询师应该是幸福的,极大认可的。我们在短暂的交流后,接受赠与著作和推荐我宝贵的媒体资源。虽不在本次会面计划内,但接受赠与是幸福的,当然照单全收,呵呵,我才不客气呢!我没有书,唯有几份带来“应聘”的旧报纸,回赠舒老师,以作纪念吧!谢谢,这次初面,但我想那仅仅是刚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