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天的随笔

(2007-08-06 15:30:53)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杂论
 

    今天是培训师的第一天课。虽然我早已讲课无数,不过参加今天这样,互动性较高地培训培训师的课程倒是较少参与。从他们的小组讨论发言中,就不难看出各自的水平。刚过来时,遇上个熟悉的朋友,他风趣地问我今天是做讲课还是来听课的呢?呵呵,今天俺可是来学习地……

 

   教学经验丰富的孟老师果然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在他整个组织培训的方法和表达方面,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粗粗看教程,其中的“问题设计”与“项目学习”很吸引我。这三天看来要泡在这里了,收获应该是颇丰的。

 

   相信课程结束后,给我带来的教学变革我会很快投入到实际应用中。而虽然这种新变革要带来风险,但是若害怕变革则风险将会更大,迟早旧的东西都是要被淘汰的。

 

    上周跟两位年轻的心理咨询师见面。其中有一位在反复强调约我很不易,并由于他过来的路途较远,还拿出事先写好的倒车地图展览给我看。想想自己,为了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也习惯这么做的,倒是他的反复强调让自己有些许不安。“反复行为”在心理学里面是有其意义的,不过要检讨的还是自己,是自己把与他们见面的时间一拖再拖。但打心里是很愿意见他们的,如果我不认可他们的话,就不会邀请他们一同参与第二天与我形象多少有点关系的活动的。

 

  这里谢谢你们来看我,也很愿意与你们成为朋友,愿意在心理咨询方面探讨,我不会保守的,哈哈。也愿意结识更多的咨询师同行,尽可以打博客留的电话与我交流。

 

周六去参加了一个学术研讨会,顺便约上已有时日未见的徐博士。认识了社里面的领导和可爱的编辑朋友们。见到了早有耳闻的王二平教授,北大的苏、周老师。王老师的谦和,还有苏老师的观点都让我很欣赏。三位国内顶尖级的心理专家,确实有大家风范。虽然研讨,自然形成了学院派和咨询师派,不过很显然大家本着求同存异都很尊重对方的观点。

 

在坐的有总社的领导,分社的领导和部门的全体编辑们。有两个初步的印象,就是领导亲和性和编辑们的高学历、专业队伍。某领导在说自己社的优势,首先说到了诚信。我开始有点不解,他完全可以说自己机构有多大、队伍有多雄厚、在出版界的地位有多高等等,为何首先说到了一个看似空洞而不清晰的优势“诚信”呢?后来想想,他说得确实好,感觉不错,朴素的理论往往最能折服人。在坐得我们大概都很有可能成为他们的作者,诚信难道不正是我们所最关注的吗?

 

由于工作原因,发文章这两天都要在晚上上传上去了,请大家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