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超级闷热的桑拿天,跟朋友约好了一起去见好友。在路上跟他闲聊,他说打算搞一些用行为治疗方式的团体咨询。我印象中朋友在此方面是见长的,虽然有一日,他表示要放弃此部分专长改为温柔的咨询模式。我表示不认同,因为推翻自己对于一个咨询师那几乎是不可能。如果过去没有给自己带来比较大的麻烦,行为的惯性也是不可能用意识支配的。
我就是我,你就是你。让适合讲课的人做咨询,那很难。让擅长团体咨询的人做个案,他也同样会认为那是小儿科。人是有惰性的,在某个领域得到了甜头,就会陷入其中不愿脱身。当然比起个体咨询,培训和团体咨询获益是丰厚的,是快速的。不过也要分人,在某咨询中心的高级咨询师,我领教过他的咨询大家风范。但是,若让他讲课,两者就差之千里。
于是,有讲课好的人就会怂恿我尝试,我欣然接受,因为那是我所不及他的;有做团体治疗优秀的人建议我一同尝试,我同样乐此不疲。朋友看得起你,才会将自己受益的项目与你分享。谢谢朋友理当感恩才对,我会听从。
但是,但我还是有我的但是。那就是,我会在尝试中选择,而不会马上在接受新尝试的同时舍弃原有的我。因为,我知道现在自己擅长的是什么,是咨询和带咨询师。朋友说我带有老师的气质一看就知,但我不喜欢面对家长或孩子用教育夹杂心理的东西,侃侃而谈。因为教师是站在讲台上,而听众是仰视你的……
也有朋友说,不要用老师的关怀那么轻柔,要节省时间一针见血。我基本上不相信一剂猛药灌下就能立竿见影。当然如果咨询者非要,我可以考虑。所以,用极端的治疗方法,产生特别的治疗效果,在我的个人性格中是慎重的东西。当然我尊重别人用的这些成功的方法。
想想是不是自己辜负了好朋友们的好意呢?好像有点,但也好像没有。因为你就是你,我就是我。你玩转的东西,也许我一辈子都学不到。这就是差异,并不是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我也同样会把适合我自己的,也传授给学生,但是每个人接受的程度不一样,运用起来就会差异很大。而且我的东西永远是我的,到了学生那里也只有变成他的东西,结合他的个人解读才有可能被运用。所以我相信个人财富是不会被偷走的,如何将别人的财富为己所用倒是需要不间断学习的真功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