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投毒事件透视狭隘心理

(2007-06-20 17:49:13)
分类: 青少年专题
 

  看到大学生投毒加害自己的同学,有些惊愕。究竟在投毒者自己的意识中,有多少是真心想加害同学的,我以为有待进一步考察。而这种半开玩笑,带着报复心里弄假成真的现象,在大学校园里面倒是不鲜见。

 

    比如,女同学间因为一点小事发生摩擦。能够记仇好几天,彼此不说话;男生之间就更有可能升级为动手或恶作剧。这种“小气”的大学生心理,实际可以窥探到其较为自私利己的心灵。

 

    这一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中小学的学校教育中也是追求分数成绩远远高于道德修养。在大学新生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幼稚的人际交流能力。在陌生环境中遇到挫折与不顺心,很多人选择的是逃避和不理性归因,归因于别人。而较少学会审视自己的欠缺。

 

    对于某些不公正事件,某些大学生不能冷静思考。我们近几年的教育及家庭模式,培养的孩子是争强好胜的多,怕吃亏或不能吃亏的多。我们的教育中有两个显著特色“包庇”和“占有”。包庇,就是父母代劳,造成孩子的独立性差,新环境遇困难挫折感强;占有,就是从小父母教育孩子不能吃亏,占有欲很强,不能分享,不懂协作,易生冲突。

 

    如此教育模式下,在中小学时还是采用家长式的管理模式,所以问题不凸显;到了大学“放羊”式的环境下,犹如进了小社会。各种问题都暴露出来,前些日子的大学生自杀等事件。跳楼的触发事件并不大,但在学生自己的心目中却影响剧烈。如果,在中小学教育中就多些人际交流,多些社会实践体验。也许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事件爆发。

 

    狭隘的心态,源自于自我保护的初衷。但是过度自我保护,势必导致人际关系不良,甚至导致触犯法律酿成大错。建议大学生朋友们,用开放的视角看待问题。面对不公正,以“小忍”来作处理问题的铺垫。待冷静下来,慢慢思考解决的方法。

 

    作为大学生个体不妨给自己提个醒,告诫自己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做决定推迟三分钟,不要心气上来了,莽撞作出出格的事情害人害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