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识人错觉不必回避

(2007-06-07 12:50:54)
分类: 杂论
   几年来的心理咨询路程,从学习到练习,从免费到收费,从网络到电话,从远程到面诊。尝试过不同的咨询形式,经历过不同感受的自我成长。“咨询师的路很孤独,也很容易迷失。”记不得有谁说过这句话,或听似如此意思。我认同。
 
    想起没拿证书之前自己开展免费咨询的尝试,忐忑不安;想起拿到证书以后,师出无门被挡在招聘门外。想起多少次合作,又多少次夭折。一路走,一路学,一路练。孤身影单,同学留下至今的只不过一二,也各自艰难拼搏中。
 
   我知道刚学会开车,陪练的价值比教练不差。他给新手一颗定心丸。我曾经咨询惶恐过,不知所措过。拿起书本的知识,感觉生搬硬套过。最多的还是只要一点进步,就得意洋洋;一点我误认为的进步就飘飘然。
 
   现在回想,如果当时不用“飘”来激励自己,兴许也坚持不下来,呵呵,自己给自己找原因。但是飘了,就要学会去看清自己,反思自己,不能任由他忘乎所以。自我成长是在咨询后,上百小时的咨询时间,也许是我最宝贵的。自我分析就在每时每刻,除了我爱人的直接,每个同仁都可以间接让我成长,他们的话,反映的信息,其实就是一面镜子。只不过,有人忽视了而已。
 
    咨询师听人言,可以辨析对方的态度;观其行也可了解对方的动机。我们身边常有忽冷忽热之人,比如开始热情接纳,戴高帽,后来又突然冷漠。一个人的态度转变之快,让你来不及喘息。其实识人快,毁也快。不了解你的人赏识你快,否定你也快,他对你的感觉还未定型,所以自然是不定的。
 
   从他的言行我照出我,照出自己的能力,找出自己的不足。为什么会给人如此的转变,除了他对我的不了解,他的浮躁心态,一定还有自己的问题所在。识人,不求进展太快。太快,就会有太多自我虚构的形象夹杂进去。某天忽发现,自己虚构的和实际的那么大出入,就会接受不了。
 
   在识人期间,虚构的感受会慢慢渗透大脑,占据你真实的东西。人以为自己是通过眼睛识人,错了,其实是通过大脑识人,用眼睛证明而已。通俗点说,你虚构朋友是好人,就会用眼睛去看他的优点;后来开始不喜欢他,眼睛就帮助你发现他的缺点。也许,朋友依旧是第一眼的他,优点与缺点都还健在,但你已经不是见他第一眼的你了。
 
   所以,这种无法摆脱的潜意识“识人错觉”,唯有通过时间、事件来强化你的感觉,来补充你的感觉,用意识来修正错觉。所以,一个人初看你好,随后说你不好,大多也是不了解你而下的定论,犯下错觉主义罢了,犯不上大动肝火。
 
   人只要活在社会中,就可以成长。人如果孤立自己不管是形式上的还是心理上的,就会封闭自己,即停止成长,不长犹如退步。今天搏文无主题,东拉西扯的,由着思想飘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