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的新浪女性频道是我回答问题时间,想做免费文字咨询的尽可以去那里,当天的问题我会尽全力回答的,推迟也不超过两天,如有漏下的还请谅解。暂不在其他地方提供免费咨询。谢谢大家的厚爱.
昨天来自海外留学生的电话咨询案例,让我收获中国人在国外的心灵处境。应该说收获更多的是我。一般是建议有问题当地解决的,但他想寻找本土咨询师,而非老外咨询,于是我接了下来。
对于海外国人的处境,实在讲我不了解。但他们所面临的文化冲突,交际范围狭窄等现实问题远超过本土咨询者。价值观、世界观的建立从一定层面来看,是碰撞交融的。和一个老留学生交流,我不可以完全从本土的经验来思量,应该更加设身处地去体会他的处境。
咨询者是出色的,优秀的。逻辑清晰而缜密的。有很多种感觉交织在我的脑海里。咨询者想尽快解决问题,我提醒他过尤不足。由于困扰他多年的事情,即便他电话讲的很清楚,但依然重新梳理需要点时间。另外,看不到人的肢体,我就犹如少了一种很重要的感觉。电话的信息总不如面对面丰满。
通常较复杂的咨询头绪,第一次的时间是用来咨询者倾诉和咨询师建立咨询者模型概念的。我介入以及干扰的地方还很有限。不过,我感觉到他的分心。由于他在电脑旁,还有两次敲击键盘的声音被我捕获到。我问到,他表示抱歉。但很显然,他全程的咨询中,不够专注,这会让咨询打折扣的。
还有一点,他的咨询模式中,是在渴望咨询师决断,即所谓的想借外力替自己决定。这种感觉,很突出。若和如上的分心联系在一起,便不难理解。他的咨询电话是在将自己的问题推到咨询师身上,所以自我的思考、反思明显不足。不利于咨询的推动。
咨询结束,预约了下一次。我说,我回去也思考下如何推进,也找找自己咨询中的不足。当然也希望他能感受到我提出的几点建议,留了家庭作业。期待下一次交流推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