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接了几个职业心理方面的案例。在案例中,有个性但更多是共性。在公司中领导的处理问题方式,决定下属员工的行为模式。
1、某咨询者是个谦逊的老板,对于员工不要求较多的规范。在某次非正规会上,就有员工站出来指责领导管理不善,把责任全部推到他身上。感觉自己付出很多,却与其它员工分到了一样的奖金。
如上的员工,其实将内心的能量爆发指向了老板。可能老板将自己与员工打成一片的时候,忘记了规划边界。使员工忘却了本应的礼节与尊重。老板不解,对下属好,试图缓解他们的压力,没想却让自己背上了罪状。虽然这样的特例很少见,但至少反映老板的心很善,处理方式上欠缺规则,无谓地做了员工的能量出口。
2、某公司老板的命令就是下属的圣旨。不管是否接受,是否认可,大多数人只是接受。开始偶有人站出来反对,不是最后自动辞职,就是被罚奖金。长期下来,公司变成了一言堂。开会,老板说有任何意见可以提,下面鸦雀无声。公司变的安静了,其先老板以为自己治理有方,让大家服服帖帖。
有某些问题自己想不明白,找来下属探讨。下属们无一提出个人观点,基本爱说一句话,“您指哪里,我打哪里。”无人探讨的滋味涌上心头。老板体会到了孤独,下属的远离,听不到真实的声音。
某天有新员工进入,他不解其中规范,屡屡被老板呲。老板近来心情好象略有好转,但很明显新员工成了替罪羊。凡有不满,统统成了老板的发泄桶。
老板自己意识到一言堂的时候,是自我觉醒的时候。他会有交流的需求,但是固有的思维模式已经形成。员工通过沉默、认同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这样老板的能量得不到发泄。新员工的到来,正好成了老板压力的释放口。每每老板批评完员工,心理获得一阵清爽与满足。他自称自己控制不了,但批评完能够体会,又后悔。若他批评的对象还有下属,那么对象的下属也需提防,不晓得哪里伺候不周,能量继续传递到他的身上,
3、不少小公司下班的时间,是要看老板的下班时间。某老板来此诉说,我有几个能人,但是只有一个踏踏实实加班,另几个总是不服管教。我让他们学习我,我天天加班他们不服;让他们学习同事,他们就跟这个同事关系不好。搞得我没办法,想开掉他们,又可惜他们都是人才,没有太多不合。
从能量来看,不计报酬加班的人,会有其他的收益。见到过这样的优秀员工,由于不喜欢回家老婆的唠叨,每每快下班开始勤奋工作,下班后也不回家。老板喜欢,却不知他是借加班逃避家庭又讨好老板。若老板不喜加班,也许他想不出这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所以说,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是争取获益的。至少他的本意是获益,也许适得其反。加班之人要获取老板喜欢;而不加班之人,冲撞了老板喜好,但他工作能力强,知道老板需要他,员工争取的是自由。总之,不同的互动关系中隐藏着个自得获益。
有这样的员工,隔三岔五被老板骂。大家以为他傻,但同样他有自己的获益。不被开除又遭老板骂的员工,实际上是高人,呵呵,听起来怎么有点阿Q。性格刚烈的人大多被挨骂者多,通过与对手的不停较量,刚烈者在互动中收获磨练。当然,他首先要知道这个游戏的风险。所以说,挨骂不开除的员工,说明跟老板近。因为他可以跟老板说自己想说的,不必憋着;老板也跟他发泄压力。
老板其实自己也许偶尔也会明白这火气不是冲他来的,但喜欢找他发泄罢了。不知道成了出气筒是福是祸,见仁见智吧!事事服帖老板的下属,老板的解读是软弱或平庸或有所求的。弄不好下回减员,你就在名单之上了。
在职场中,不管是同级相斗还是被老板监管,带来的不快背后是隐藏着各自所需。能读懂这些能量的传递,适当发泄自己的能量,适度接受来自别人能量的人,会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在不可回避的争斗叫骂中收获别样的轻松自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