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10点钟到家,跟妻闲聊我问,“昨天晚上我在哪里,前天晚上我又在干吗?”她笑了,“少看点书吧,小心掉头发。”呵呵,听得我心暖暖的。很早就有某人预言我,投注过多的热情和精力会很快迎来职业衰竭的。如果咨询师懂得适时地放放手,花点时间养养心,我想就不至于让心力疲惫吧?
大度能容,我想是一种养心的方法。心力疲惫,大多是因为你对很多小事耿耿于怀,不能释然,心中装的事情多了就不容易觉得轻松。想起从前天开始,我在某论坛跟了一个贴,主贴是关于情绪化的问题。其间有某位认识的老师已经详细回帖。我在其后想补充一点个人的观点。不想,钻出一个坛友,在我贴后侧面进行了“攻击”。
我随后跟贴,在一方面认同她的观点同时更多延伸的是自己的思考。不想,对方误认为我的敌视,当即很直白地用好几个反问句,驳斥我的语无伦次。其实当我昨天看到这样的回帖,我笑了。因为主贴是含糊的问题,每个人的观点一定不同。此人一定要把问题矛头指向不同意见者,当然它一定不是指向我了。到此,我已深感无聊了,不愿意继续下去。于是,我采取妥协,但言语中还是露出了不屑。
此人,当即又回帖,他很敏感,抓住不屑与谦卑作比较。并指责我给自己冠名心理咨询师的头衔,名不副实。如果说上次回帖,我想息事宁人。看到此,我想到了“大度能容”这四个字。很显然他在将问题衍生并扩大化。他以咄咄逼人之势在让你臣服。我说明自己就是咨询师不是冠名,很友善地收起自己的不屑,用善意的方式接纳他的不同,并期盼他也可以接纳我这个不同声音的朋友。
不是在美化自己,也不是在消极退让。我相信他是个有思考有理论的人,分析中是中归中举的。只不过我的思考是跳跃的,是现实咨询的总结。我的贴,他基本上看不懂,于是他才会对我产生了不屑,所以我说的话中他就将个人体会投射过来。进而对我的冠名不屑,对我的人不屑,我说的话也总能看到他自己投射的情感。
如果我这样继续跟贴下去,他一定还会有更多可以发挥的空间,那么就需要终结。终结不是去装,因为对方是敏感的甚至有感于我的想法。那么我就必须把自己看到对方好的方面放大,再放大,这个时候笔下的文字就会带出给予对方欣赏的口气。虽然我们谈不上“敌人”,但好像可以用这个词“化敌为友”!
若不巧本文不幸被留贴之人看见,小白想先说声抱歉,发贴不是敌意争辩,只是个人观点,伤及痛处,是我无心,化“敌”为友吧,朋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