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的"容错"能力足够大吗?

(2007-04-04 08:49:53)
标签:

容错

分类: 咨询技巧感悟
  记得早先写过一篇文章--“给人犯错的机会是高尚”,由此联想到了姊妹篇如上的题目。我在新浪情感答疑频道回答问题坚持了有100天了,虽然在新浪前还有过搜狐、网易和QQ网。但很显然,问题好像还是那些问题,只是我在问题中成长了(不知道提问者是否也在我的回答中成长了)。看问题的方式有了较为宽广的视野。

   从最爱的弗洛伊德精分理论开始,我就喜欢将问题刨根追底。在自己早年的几个失败案例中,我感悟到自己这种迫于亟待给问题归因的迹象。想想那无非是想迎合咨询者的要求。咨询者大多会找我问为什么。然而,这个为什么并不真正是他们想问的为什么。有的人其实早就知道为什么,不过来求得认同;有的人呢,是想给自己的行为,寻找一个合理化归因。

    前一种在别的地方写过,这里单单来谈后者。我举例说明:

咨询者女与老公和婆婆共处一室。然而,她与婆婆的纷争却成为了老公最大的心病。记得那个时候,我还是在分析女咨客的成长。发现她与生母的关系及其恶化。咨客的交谈中,不时还抱有对于生母的怨恨情绪。其对于现在的婆婆,就好像对待过去的妈妈......

    今天,又一个案例,咨客将老公的大错小错一一列举。什么某天吃完饭不洗碗了;东西乱丢,没处放了。我听得都有点受不了。“他在网上的QQ相册还放着一个陌生女生的照片,他说是网友,我才不信呢!联想最近对我的冷淡,一定是有外遇了......"

    两个案例不知道是不是有相同的地方,还是今天被这个“容错”的概念联想到了一起。记得还是孩子的时候,我就是那种是非分明的人。不会让人白白欺负我,一定给他点颜色回报。这个习惯竟然一直跟着到了大学,在工作中还吃了不少苦头。容错,在这里解释为能够容纳别人的错误。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不能容错的人,大多是比较自我的人。看到别人满身的问题,自己很难说就洁身如玉吧?

    如果咨询者仅仅就是来找到自己现状的归因,那么犹如给问题披上了一个合理化的借口。问题依然固着在问题上,他还没有勇气继续成长走出现状。这当然跟咨询师也多少有关系。分析给出得太快,那就是在自我表现,就是在顺应咨询者急于寻找解释的心态。也许还有可能是咨询师的不自信吧,想借此来证明什么。

    有时候想想某些人可以换用精神分析之外的方法。不过具有容错精神的人,确实是一种健康的心态,这一点我想就不必我多说了。那些坚持借口的归因,揪住别人小错不放的人,大概惩罚的不是别人,而正是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