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个博大精深的学科。没有人敢说自己说的就是完全的正确。因为心理学业内的统一观点更偏向于是个经验总结,而不像其他传统学科一样为科学。我更认同的观点是,现在是多派别、多理论并存的时代。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好,听百家言,闻大千世界不同观点,本为幸事。
即便是专家看到的,也是他的个人经验之积累。我从来不相信在心理学现象中,一双眼睛看到的,可以比一千双、一万双眼睛看到的更全面。因为你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那么偏颇甚至是错误就再所难免。但是就如同上文提到的,这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毕竟有人会推出自己的某某心理学派或咨询技法。早年听同学说到某人在外国人的咨询疗法上掺合进个人的一丁点想法,将它的疗法后加入几个字,就创立了自己的疗法。听起来可笑,他不过几年的经验,就创立了自己的门派,并到处宣扬,巡回讲课。
我无意打扰这样的派别宣传者,但是对于某些人强势的嘴脸,我不得不说。就好似你经过马路,有人拦住你向你推荐他制作的“工艺品”。你沉默,摆摆手示意我不要。可是对方恼了,说这么好的东西,你真他妈不识货,出言不逊甚至怒视你。哈哈,搞得你是哭笑不得对吗?若有幸你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会跟我总结的有几分相似呢?
在生活中,我们不乏看到类似的嘴脸。他们大多带着评论员的眼光看待生活,看待与己不同的观点。走访同行的博客,经常看到有几个发言人,或是指桑骂槐,或是火药味很浓,一幅指点江山,你当小辈听我说的面孔。批评李银河谬论、说杨凤池误人子弟、说李子勋不行之类的;攻击名人是不是可以提高自己的声望,我不晓得。那么还有某些同行贬低中国心理咨询如何落后,如何腐朽。我有点怒了,再好的脾气,也看不惯这么说自己不是。他骂的不是一个行业,他自己就是一员,难道他自己就落个清白无辜吗?他骂的就是自己,对,没错,一个对于别人或社会仇视的人,又怎能有一颗博大、平静的胸怀面对咨询者呢,我思考中......
昨天,一咨询者很晚打通我的电话。就坦言,现在咨询行业良莠不齐,所以我找你。这句话,我听了,一点高兴不起来。他没见过我,怎知道我一定优秀呢?不过是个人臆断罢了。但他已经否定了我们咨询行业,你说我能为他把我摘出来而高兴吗?我毕竟是其中一员,若是出了污泥,不带着点泥,也多少带着点土腥味吧,呵呵!
我喜欢我的老师曾说过一句话,在心理行业其实我们需要英雄。但是人的差异是不大的,著书立说、学派推广宣传当然不错,我们有接受的权利,同样也有拒绝的权力对吧!学派专家,小白敬仰,对前辈我尊敬。但请我们轻松愉快地追随您好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