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厌校的孩子 孤独的心

(2006-12-15 16:32:47)
分类: 青少年专题

咨询者:我的儿子明年临近高考。但是,他变得越来越不喜欢学校。每天都是在我们的催促下才很不情愿地去学校。学习成绩也在不断下滑中。

 

对咨询者儿子的了解知道小学到初中一直是普通学校的优等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某重点高中,可是在进了这所学校以后,他慢慢变得不愿意说话,跟他好的同学几乎没有。孩子也变得越来越孤独。

 

咨询师:本案例中的高二学生,主要是源自于初中升学后,进入新的环境没有实现顺利过渡。孩子在学校相对孤立所至。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他所最适应的学校环境也就有所不同。我们的家长通常有这么一个误区,把孩子推上最好的学校,就好像给他上了考入优类大学的保险。

 

其实不然,有不少初中优秀的孩子,上了高中后就不再优秀。家长感到奇怪,并会自动把责任归咎于孩子身上。于是试图去从孩子身上发现原因,比如学习不够努力、贪玩、上网玩游戏、跟异性接触时间过长等等。而很多情况下,更深层的因素家长并不知晓。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入重点中学与今后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没有必然联系。上重点也许大多是父母的意愿而非孩子。

 

以本案为例,在普通中学学习优异,是其适应学校环境和本校的学习压力,以及那里的老师和同学的学习氛围,有归属感。而在重点中学掉队下来,与其说是孩子主观不努力,不如说是不适应新的环境,孩子不愿去努力所致。

 

每个人在面临压力时,都会感觉到紧张、焦虑。适当地焦虑紧张,可以促进我们更好地完成任务。然而,若压力过大,就会让人产生抵触、厌烦的心理,并试图逃避。

 

我与本案例的孩子私下交流过,他表示考重点中学纯粹是父母的意愿。而他更喜欢普通学校的环境,压力不是很大,跟老师交流的机会更多,只要努力就能排到全班的前茅,有成就感;而来到重点,高手如云,无论他如何努力,都很难得到老师的注意。他不喜欢作“一般”的学生。好像被老师忽视了一样。

 

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孩子的自觉学习性很强,喜欢成就感,但对于压力偏敏感。在其性格中有一种“宁作鸡头不做凤尾”的惯性。在新的高中学习环境中,缺少朋友、缺乏与老师交流,久而久之就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了。与学校的互动减少了,失去感情的交流,自然就会感觉到陌生、排斥,最后到厌校。成绩下滑只是以上这一系列变化的表征,其实孩子的心理早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面对如上问题,应该早发现,早预防。当然如果能选择一个适合孩子发挥潜能的学校是最好的。而本案例中的孩子,可能并不一定适合重点。也许在普通中学,不仅能学的更好,也许还会有出色的表现。这个孩子是鼓励型的,在中上等的群体中,容易激发他的挑战欲望和学习斗志。且他的良好自律习惯,也能说明就算在普通学校学习,也不会受到不良孩子的影响。

 

若限于在本校继续读书,可以请心理咨询师为孩子作“自信心训练”。同时需要父母与老师的鼓励配合。另外,建议学习与不同的人表达情感,尽快摆脱不适应新环境的现状。

 

( 本文已经发表于北京青年报)文/心理咨询师 白京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