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者是一家企业的副领导,有很多工作都是直接操作。据他所说,他经常主动帮助下属们。可是总有下属离自己很远的感觉。付出帮助得不到回报,甚至有时候自己辛苦帮助大家,连一个谢谢都没有。
自己身边没有下属愿意跟我说悄悄话。每当他们说悄悄话,我走过去,大家就散开了,故意与我保持距离。我不解的是,到底自己做的哪里不合适。希望通过咨询,改善这种关系。
咨询师:从社会来看咨询者的现象很具有普遍意义的。也就是说他的领导身份,在干扰自己与下属亲近。当然,公司也不缺乏和下属打成一片的亲和感很强的上司。这里面可以用某种心理学的解释来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肯定咨询者是个有心要做个好领导的上司。但是,在自己做的工作中却在有意疏远下属。对的,他的思考方式我们不难看出,在追求自己心理的平衡。每每为大家做点事情,总期待最直接的回报。有时候的工作是咨询者自己主动去为别人带来“助人”的行为。那么,通常作为熟悉的工作下属,不会把感谢总是挂在嘴边。而默许和亲近才是真正的一种肯定。
只可惜咨询者的理解是希望得到口头的回报。我们都有这种社会经验。只有非常陌生的人才在得到对方“恩惠”后,立即奉上谢意。而如果要每每做事期待回报,这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不诚恳”心态。
“助人”行为是不期待回报的。而期待回报,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带条件的助人,即“乐他”行为。乐他行为,通常不会给对方带来较深远的记忆。咨询者想要的是持续做好他的领导工作,让下属爱戴他,支持他呢。还是,仅仅是要一个口头上的回报,一个心理的满足呢?答案不辩自明。
当然,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是不可能完全做到,没有任何“期待”,这是不现实的。如果咨询者能够理解自己还是想真正帮助他人的话,只要做到降低“期待度”。把对方的答谢,理解为一种“恩赐”。这样,把过去期待感谢的思路倒过来。理解为没有“感谢”是正常的,如果有那更好,这样心情就不会有那么大的落差了。
下属是因为与你有不自然感才会自然产生距离。一方面要正确认识,自己毕竟是领导,与下属有点距离感是自然现象,也好开展工作,不必过于自责;一方面如我上所述,改变助人的心态,不要在自己辛苦后,心理总有太多的不平衡;
时常提醒自己,做一个好领导不容易,自己如果心理有情绪,就代表还没有做到一个炉火纯青的上司。表面的助人行为人人都会作,也很容易被别人所识破。真的不被识破的东西,只有真实的,实实在在的,才作的既轻松又有效果。
咨询者也不必任何事情都要超出自己的工作范围去助人,这样做当然会很累。在自己心态好的时候助人行为会自然产生。当自己不愿意的时候,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只有既真诚表露又不让自己勉为其难,才能在大家面前表现出来“真实”的好领导,自然的人,是最美丽的,大家一定会喜欢你的。
文/心理咨询师
白京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