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级咨询师容易犯错--只有倾听

(2006-11-08 17:38:11)
分类: 咨询技巧感悟
  这几天不知为何,总要拿出以前的书本来批评指点。学生们对于教材完全领会矢志不渝的精神,让我有点无奈。我不是在批评先人著书的谬误,而是在补充具体应用的环境与时机。
 
比如,今天跟学生们又碰上一个话题。就是第一次咨询,咨客明确提出来,我不是来你这里倾诉的,你作为咨询师,除了倾听可不可以给我点建议。ok,这个咨客厉害,我就不说从那所医院门诊转过来的了。
 
咨客三十多岁,女,有点气愤,说看的是XX医院的专家门诊,居然老太太只听我说,到时间就走,她什么都不表态,我花那么多钱找的可不是个倾听者。所以,找到我咨询,第一句话就问我,你不会像她那样吧?
 
呵呵,这位咨询者,首先是个有过咨询经验的人。其次可以从他的语气中体会到两点。首先她是比较自我的人,相信自己的感觉,所以就敢于挑战权威,质疑心理咨询。其次,她是懒于思考的人。因为,它对于自己的问题,完全只要的是对方一个指令去做,哦,对了,也可能是个执行力度高的人。
 
总之,对于这样的咨客,不太好对付。我想跟同学们就拿这个例子展开了讨论。扩展一点倾听的意思。倾听,原本是作收集资料、建立咨访关系和宣泄咨客情绪之用。对于积聚较多情感压力的人,倾诉与倾听一定是有用的。
 
但是,除了倾听呢?可能,是由于我本人是教师的缘故,我从来不回避我的指导。中立原则,是咨询的理想,但咨询师不可能完全做到。就像指导一样,没有指导的倾听,恐怕是让咨询者有点恼火,她不知道,咨询师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
 
而我以为,完全认为指导是将个人价值观传达给咨客的观点,我不同意。不管是倾听、中立原则还是不指导,其目的就是要咨客产生自我能动性思考。咨询师的意见和个人见解要隐喻在指导问话中。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咨客产生思考。
 
我习惯就我的指导性问话,形容为摆在咨客面前的各种路。我的经验可以大概预测有几种可能性,对于咨客,他愿意走哪条路,那是他的事情。但对于咨询师,要做到的就是护送前行,并提醒她有可能遇上的风险。所以,我的问话是带有试探性的引导语。所以,我犯忌了。
 
  咨询师大概可以做的就是以多角度方式看问题,并推测这多角度给咨询者带来的是什么。所以,就好像我说的各条路一样。在倾听中如果毫无指导性,咨客有可能会原地不动。你的内容反馈还是情感反馈,咨询者未见得能够自我感知。
 
  而你若可以稍微给他点助力,告诉他有可能去尝试的路,那么她至少不觉得茫然,或者可以暂停原地打转。所以,我以为,作为短期的咨询方针,可以在有限时间给予坐满负荷的工作。只要咨询者可以接受,在纯粹的倾听后,开始指导或说是带领咨客,尝试性体验感受,是完全行得通的。
 
  我以为,完全的倾听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就是不自信,就是初级咨询师没有获取到足够的信息;一种就是咨询师认为咨客倾诉不够,急于求成的心态较重。前者较为好办增加阅历可以提高,而后者就需要与咨客作“拉锯战”。不要以为一次性倾诉就能完全解决问题。后面咨询中,可以随时加入倾听的环节。
 
  咨客想说的时候,作倾听是最合适的。初级咨询还有一种现象常见,就是咨询时间到了,而没有总结,就匆匆结束,给咨客的感觉就是来倾诉的。总结本身就带有指导性探索的意义。所以,杜绝类似问题,就要做到时间心中有数。
 
  最后补充一句。当今社会,收费咨询会给咨客一个暗示,我是要“即时性效果的”。我曾经给患有强迫性思维而头痛的咨询者作完一次咨询,她竟然说,我头还疼呢,看来效果不理想,诊费能不能给我打折。虽然,我走运就遇上这么一位。但是,你是收费咨询,你必须给咨客一个结果。哪怕这个结果就是个未来结果,也要给。所以,现在咨询,不存在纯粹的倾听,不如改为互动或交流,更媚俗一些,更让还不甚知晓心理咨询的人接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