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拇姬
拇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72,867
  • 关注人气:1,7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赐》:为黑尾鸥“立传”

(2011-03-02 09:39:47)
标签:

it

分类: 封面故事
拍摄《天赐》多年蹲守海驴岛,还原鸟类真实生活场景
为黑尾鸥“立传”

http://epaper.bjnews.com.cn/images/2011-02/27/B11/B11227Cb003.jpg
正在学习飞行捕食的黑尾鸥亚成鸟。

新京报·新知周刊

《天赐》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绝不只是借助自然界司空见惯的事实来煽情,更拍到了很多以往从未被报道过的独家镜头。而在岛上拍片的8年时间里,孙宪和其他剧组人员也亲眼目睹了很多奇异的动物行为,很多行为都没有能得到科学的解释……与记者同行的科学作家瘦驼不时感慨:如果能与鸟类学者合作,能产生多少篇论文啊!

拍摄
不打扰鸟类的正常生活

 “海驴岛上有很多拍鸟的人。有人晚上打开大灯拍鸟,还有一些人让别人给他抓鸟,让他拍。这不是拍鸟的办法。”孙宪说。他们的拍摄信条是“不打扰鸟类的正常生活”。开始的时候,海鸥对他们怀有敌意,经常往他们身上拉屎,后来拉屎的少了,但开始“欺负”他们———海鸥常常会站到摄像机上,甚至会来抢吃的。

靠着这样的“死守”,孙宪等人拍到了很多有价值的镜头。在《天赐》中,出现过一个黑尾鸥雏鸟掉进水中,随后亲鸟把它叼回巢中的镜头。记者之前从未看到过类似的记录,于是当面质疑,询问他是否利用大黑尾鸥吃雏鸟的镜头偷梁换柱了。孙宪则表示,他们至少看到过两次这样的场面。

而最让人惊讶的是片中黄嘴白鹭庇护小黑尾鸥的镜头,片中用了拟人化的“好心的白鹭妈妈”来解释。“我知道这不是科学的说法。”孙宪说,“但我也找不到解释黄嘴白鹭这种行为的理论。”孙宪说,他带着拍摄中遇到的问题去请教鸟类学家,但鸟类学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反而要让孙宪提供观察资料。

现实
鸟类生活残酷无所不在

孙宪等人拍摄到的更多反映鸟类生活的镜头没有被使用到影片当中,比如说有一对黑尾鸥夫妇筑好巢后,双双飞走觅食,看到它们离开,它们的邻居迅速地把它们的巢“拆迁”到一米远的地方,据为己有。觅食的黑尾鸥夫妇回来后,看到光秃秃的岩石感到一头雾水,到处乱转,而搞“拆迁”黑尾鸥夫妇一副“关我鸟事”的神情,很淡定地在一米外过小日子。

很多观众好奇,《天赐》里那些黑尾鸥打架的镜头是怎么拍出来的,孙宪说,其实在岛上最容易拍的就是黑尾鸥打架。黑尾鸥在繁殖期经常打架,而且往往一打就是好长时间。“我们对着它们一拍就是一个小时。有时候我们都拍烦了,它们还没打完呢。”孙宪说。而且黑尾鸥打架是“往死里打”。孙宪说,他经常看到一只黑尾鸥拼命用嘴咬住另一只黑尾鸥的翅膀使劲折,还往石头上撞。在《天赐》中,小黑尾鸥天赐的妈妈就是为保护天赐和其他黑尾鸥打架折断翅膀,坠崖而死的。

《天赐》中还出现了大量成年黑尾鸥折磨黑尾鸥雏鸟的场景。其中有一个镜头显示一只半大的黑尾鸥把一只黑尾鸥雏鸟叼在嘴里,还转来转去,好几次像是想吞都没吞下去。这只小黑尾鸥真的被吞下去了吗?孙宪说,那只雏鸟最终还是被吐出来了。经过这番折腾,小黑尾鸥还能活着吗?孙宪说,这些动物的生命力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他自己曾经亲见一只黑尾鸥雏鸟从30多米高的悬崖上掉下去,掉到地上不动了。大家都以为它活不成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它又站起来了,没事儿似的走了。

成年黑尾鸥会吃掉其他黑尾鸥的幼雏吗?孙宪说,这个他们倒没有发现过,不过他们真的发现有一只黑尾鸥吃黄嘴白鹭的幼雏。这是剧组的李建成第一个发现的。他说有一只黑尾鸥总是吃黄嘴白鹭的幼雏。孙宪开始时还不信,但很快发现真有一只黑尾鸥在吃小白鹭,“不到一小时吃了三只”。不过,他们在岛上的这8年里只发现这么一个例子,孙宪总觉得这只黑尾鸥“精神有毛病”。黄嘴白鹭是非常珍稀的动物,所以李建成建议把这只黑尾鸥“干掉”。考虑再三,孙宪并没有同意。

http://epaper.bjnews.com.cn/images/2011-02/27/B11/B11227Cb001.jpg
海驴岛上的珍稀动物———黄嘴白鹭。

回报
岛上旅馆被拆除

孙宪说,在岛上拍摄鸟类的这8年里,他们一直在做“冷酷的旁观者”,没有干涉任何鸟的行为。开始的时候,他们感到对鸟类的很多行为“很难接受”,但慢慢懂得了“这就是生存的需要”。不过,有时候他们也有歉疚的感觉。“拍了这么多东西,却没有给这些鸟什么回报”,于是剧组有时会“犒劳”岛上的鸟类们,他们在市场上买些小鱼,用船运到岛上,撒给鸟儿们吃。他们还曾经收养父母双亡的小海鸥,把它们养在办公室里,养到能飞放回大海。“你还别看这些小东西个头不大,它们可能吃了,对我们是相当重的经济负担呢。”孙宪说。

现在孙宪或许可以放下这段心事了。虽然《天赐》这部电影还没有收回成本,但它作为生态电影的生态效应已经有所体现。原来为了旅游的需要,在海驴岛山顶上盖了几座小旅馆,甚至还有人准备在这里建立鸟类动物园。但就是因为受到《天赐》的影响,当地政府开始重视保护海驴岛生态状况。现在小旅馆已经被拆除了,原本就“住房就紧张”的海驴岛众鸟儿不必再面临更多人类的骚扰了。

http://epaper.bjnews.com.cn/images/2011-02/27/B11/B11227Cb004.jpg
海驴岛全景,黄色标出部分是黄嘴白鹭的栖息范围。

发现
岛上的蛇居然会“飞”

因为拍鸟,从没受过生物学相关教育的孙宪还意外地成为了中国鸟类学会的会员。那是2005年的一个晚上,孙宪在网上偶然访问了一个鸟类论坛。他看到有一个帖子在讨论“黄嘴白鹭”,其中说到“黄嘴白鹭全世界只有2000多只”,还给出了分布图。孙宪一看,上面居然没有海驴岛,于是发帖说:“一派胡言,在我们这里就发现了几百只黄嘴白鹭。”后来,他还把自己在海驴岛拍到的照片贴了上去。

没想到,当晚11点多,有人打来一个电话,孙宪拿起电话,那头传来声音:“我是郑光美……”当时孙宪并不知道这个郑光美是谁。其实,他是中科院院士、著名的鸟类生态学家。郑光美向孙宪了解了海驴岛上黄嘴白鹭的情况。不久,鸟类学会就派出考察组上岛考察。两个多月后,孙宪被接纳为中国鸟类学会会员。

除了鸟类,《天赐》剧组还在海驴岛上发现了其他一些动物的有趣行为。岛上有不少蛇,剧组拍片就有很多次遇见它们。在《天赐》中有这样的情节,一条虎斑游蛇咬了天赐的哥哥,“哥哥”走了几步之后倒下了。而天赐和另一个哥哥跑回来慰问,可是爱莫能助。这并不是艺术处理,而是实拍的镜头。原先,学术界一般认为虎斑游蛇是无毒蛇。但最新的研究表明这种蛇的后牙可以分泌毒液,虽然不会立即致死,但能让猎物瘫痪,之后再寻踪追上吃掉猎物。

更神奇的是,孙宪说他曾经见识过“飞蛇”。在海驴岛上,他曾经亲眼看到过一条受惊的蛇从30多米高的悬崖上跳下去,在天空蜿蜒滑行了一段距离,然后减速,头朝下利落地着陆,钻到石缝里不见了。要知道,世界上确实存在着“飞蛇”,它是游蛇科金花蛇属(Chrysopelea)的爬虫类,共3种。飞蛇分布于亚洲南部的热带雨林中,能作短距离滑翔。它滑翔时腹部正中鳞片收缩使腹部微凹,形成一个适合在空中滑翔的气动外形,蜿蜒而飞的样子有点像在水中游泳。以前,学术界认为会飞的蛇在世界其他地方没有分布,如果孙宪在海驴岛上的观察属实的话,说明蜿蜒飞行很可能不是飞蛇的独门绝技,其他的蛇类很可能拥有类似的能力,只不过没有演化得像飞蛇那么极端而已。可惜的是,海驴岛的 “飞蛇”没有留下影像记录。

本报记者/刘铮

相关阅读:
奇迹和痛苦:中国第一部影院生态故事片

《天赐》:为黑尾鸥“立传”

自然影片:一个关于“钱”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