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分类: 视野 |
语法?猴子都懂!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
来源:新京报
(科学家发现,棉顶狨能理解前后缀这样的语法现象。)
最近,一份哈佛大学的语言学家做的研究表明,参与实验的猴子能够识别部分人类语言的语法。实验并不意味着灵长类动物就一定具备了用人类语言交流的能力,科学家更愿意接受的解释是,这说明了人类部分和语言有关的技能可能与大脑的基本记忆功能有关。
从“前后缀”出发
“我们非常想知道,猴子是不是能够察觉到人类说话方式的普遍趋向。”哈佛大学语言学家、本次研究的主要科学家安斯格·恩达拉斯说。
曾经有科学家对棉顶狨(cottontop tamarins)进行过测试。过去人们认为,猴子无法用人类的语言进行交流,但那次的实验科学家却发现,他们能识别出个别词汇跟在另一些词汇后面的规律。而新的研究中,对同种棉顶狨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棉顶狨至少可以掌握一种复杂语法:英语词汇中的前缀和后缀。
在英语词汇中,词语会随着时态、属性等变化在原词前后增加音节,被称为“前后缀”,常见的有“ed”、“s”、“ing”等等。“前后缀”是英语语法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这次的研究中,安斯格教授创造了一些英语词汇,用录音机录下来,对着14只棉顶狨组成的实验队伍每天播放30分钟。
这些棉顶狨中,一半的实验对象每天听到的是词干各不同,但后缀均统一的词汇,比如 bi-shoy、mo-shoy、lu-shoy等生造词。另外一支队伍则每天听到词干各不同但携带持续稳定前缀的词,比如shoy-bi、shoy-mo、shoy-lu等。
第二天,科学家将棉顶狨带到一个观察站,不停播放更多此类词汇的发音,同时也记录下这些猴子的行为变化。在第二天播放的词汇中,很多词语都和猴子们前一天听到的语言规则一致。同时,研究者会故意播放一些“拼错”的词汇,比如他们会故意把一些本来猴子听到后缀为“shoy”的词汇改成前缀为“shoy”,相反的举措也在其他词汇上采纳。
对“错误语法”作反应
科学家对此作出假设,他们认为如果猴子们能记住前一天听到的词语前后缀模式,第二天当它们听到语法“错误”的时候就会通过转向扬声器等行为表达意见。
“真的就这么发生了。”安斯格说,他们的小组邀请了一些生物学家前来,观察这些猴子是不是真会将脸转向麦克风处。观察家发现,当它们听到一些前后缀互换等“说错”了的词汇时,表现出很震惊的样子。
这个小小的观察结果意义是很大的,这是第一次人们发现猴子这种人类的远亲竟然能够辨别人类词汇的前后缀细微变化。研究在最新一期的《生物学》和《科学》期刊上刊登。
猴子能识别前后缀语法,前提是它们的学习是建立在给食的基础上,这并不等于它们就懂得了语法。不过,安斯格教授认为,这可能是跟猴子利用记忆功能才记住部分语言规则有关。
人类的记忆令人类更容易地记住序列中的最前后位置。因此,这份研究显示,人类的语法可能是从基本的记忆组织中演化而来,同样,这也可能能解释为什么一些语法,比如英语中的过去式会演化成现在的样子。因为前后缀的语法出现在这么多种语言中,它可能与人脑在语言能力之外的能力存储系统有关。因此,如果这点能够最终证实的话,这意味着人类也许可以受到启发,改变一下学习语法的方式。
编译:本报记者 金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