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生物学家发现鸟脚恐龙最大国产足迹

(2009-07-22 18:18:03)
标签:

it

分类: 视野

恐龙足迹研究又现突破
古生物学家公布鸟脚恐龙最大国产足迹,重述恐龙足迹序列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 来源:新京报

 

 

 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09/07/thumb3.jpg
 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09/07/thumb2.jpg
(从这张鸭嘴龙复原图上可以大致看出其脚印的形状。它与下方的足迹化石非常相似。) 
 
7月15日,中国与美国古生物学者向公众介绍了来自广东省南雄市的一批恐龙足迹化石,这是鸭嘴龙足迹在中国的首次描述。每种恐龙足迹都有名称,这次发现的足迹被命名为“南雄鸭嘴龙足迹”,是一个新的足迹种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青年学者邢立达与美国犹他州迪克西州立学院的杰瑞德·哈里斯教授等专家学者在当日出版的《地质通报》上撰文描述了该足迹标本。据悉,这批足迹不仅是中国迄今最大的鸭嘴龙类足迹,亦是迄今最大的鸟脚类恐龙足迹。

 

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09/07/thumb1.jpg

 

鸟脚类非鸟祖先

 

鸟脚类恐龙是什么样的呢?原来恐龙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鸟臀目和蜥臀目,两者的区别在于它们骨盆结构的不同,前者与鸟类的相似,后者则接近早期恐龙。很纠结的是,科学家们认为鸟类与蜥臀目恐龙关系密切,而和鸟臀目没有直接关系。更纠结的是,鸟臀目里还有一个鸟脚类,当然和鸟类没有直接关系,而鸟类是从蜥臀类的兽脚类恐龙演化来的。

 

我们很熟悉兽脚类的霸王龙、迅猛龙,蜥脚类的梁龙、腕龙。那么,“鸟脚类”又是一类什么样的恐龙呢?其实,鸟脚类的恐龙从外形上来看确实也有些像鸟,它们也长着强壮的后肢,可以用两条腿行走,它们的脚很像鸟脚,拥有三个向前的脚趾。鸟脚类中最有名的要属禽龙和鸭嘴龙。禽龙是最早被命名的恐龙之一。而鸭嘴龙以吃植物为生,扁平的嘴很像鸭子,里面可以长500个牙齿。这种恐龙一般有7米到15米长。它们主要靠后肢行走,前肢小而纤细,好像一双“小手”。它们的尾巴扁平有力,用来保持身体平衡。后肢上脚趾退化,只剩三趾,趾端有蹄状的爪,确实很像鸟的脚。

 

留脚印者体型巨大

 

据南雄市国土资源局林有利副局长介绍,南雄盆地位于广东省北部南雄市,拥有一套白垩系-古近系连续沉积的红色岩层。目前已发现比较丰富的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和丰富的遗迹化石,包括恐龙蛋和恐龙足迹。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古生物学家在杨梅坑发现兽脚类恐龙足迹,此后的中德、中美联合考察队亦有发现,到了2004年,广东的地质学家张显球教授在古市新发现了一批足迹。由于担心足迹日久风化,2008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邢立达等学者应邀到此地考察,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此次研究的足迹约25个,分别由7至8只恐龙留下,它们都属于鸭嘴龙,最大足迹外径长48厘米,宽53厘米,内径长40厘米,宽50厘米,推测该恐龙体长能达8米,属于大型鸭嘴龙。”哈里斯教授表示。8米的长度说明它是一只很大的恐龙,要知道,现生最大的犀牛白犀最长也不过4米而已。

 

“真正能确定为鸭嘴龙类所留下的足迹并不多,最可靠的是美国怀俄明州发现的朗氏鸭嘴龙足迹,该足迹长55厘米,宽60厘米。相比之下,此次描述的鸭嘴龙足迹略小,并与朗氏种存在较多的差异,所以被界定为一新种。”邢立达介绍说,“这是鸭嘴龙足迹属在中国的首次描述,它的发现表明该足迹的分布从北美拓展至了中国”。

 

“我曾于1979年在广东南雄描述过一种小型的鸭嘴龙类,名为小鸭嘴龙,这种恐龙可能尚未成年,化石也不完整,估计体长2.6米,目前还存在争议。此次我们在南雄发现的恐龙足迹则表明此地确实存在大型鸭嘴龙类!”董枝明教授对记者解释道,“有趣的是,南雄迄今已挖掘出的数百颗恐龙蛋,其中部分可能就属于鸭嘴龙类所产,这样我们就有了骨骼、足迹、蛋一系列的发现,这在古生物中是很难得的。”

 

系统描述“中国足迹”

 

“南雄鸭嘴龙足迹”在2004年就被发现了,这次公布的成果是对它的首次描述。古生物学家季强教授对此项研究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此次描述的另一大亮点是研究人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重新系统地描述了我国已发现的大型鸟脚类足迹,从而使我国足迹研究与国际水平进一步接轨。比如,中国最早发现的足迹来自陕西的中国足迹,由于标本的遗失被定为非正式的塑模标本;来自四川的,原属于鸟脚类足迹的扬子足迹被归入兽脚类足迹;来自黑龙江的嘉荫足迹增加了新材料并得以具体描述;产自河南的内乡足迹也得以重新描述。

 

1979年,我国古生物学家赵资奎在河南内乡一窝杨氏蛋上,惊奇地发现了一个踩在恐龙蛋上的脚印。赵资奎推测,这是一条成年的雌性恐龙产完蛋后,当它用脚耙土覆盖这窝蛋时不小心在上面踩了一脚。邢立达表示:“新的观察基本支持赵资奎老师的观点。内乡足迹的意义表明,鸟脚类恐龙在河南省白垩纪地层中有着更广泛的存在。”

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09/07/thumb4.jpg

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09/07/thumb5.jpg

 

采写/本报记者 刘铮 图片由邢立达提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