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2015-05-15 00:30:37)
标签:

至喜长江大桥

改名

原名庙嘴长江大桥

欧阳修

至喜亭

杂谈

分类: 采风纪实

摄影|高山寒雪

 

【题记】庙嘴长江大桥改名为至喜长江大桥了(改名缘由见后记)。摄于2015年5月11日。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建设中的至喜长江大桥【图】

后记】有“东湖网民”质疑大桥改名:“庙嘴长江大桥更名为至喜长江大桥名字实在俗气!大桥是建给人民的为什么取名不先咨询老百姓的意见,网上各大论坛对此俗名已怨声载道!请领导再次斟酌!”下面是市住建部答复:

您好,首先感谢您对庙嘴长江大桥的关注,针对您提出的咨询,回复如下:
在2014年7月我们启动了庙嘴长江大桥(建设暂用名)征名活动,在征集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众多方案中,至喜长江大桥得到了众多的支持,其名来源主要缘由如下:
一、由于该桥横穿大江、三江,建成后将成为连接江南、西坝、江北的重要通道,而据明代《夷陵州志》载:“至喜亭在州西北三里许洗菜坝上。”洗菜坝即西坝。清朝同治年间编制的《宜昌府志—古迹》载:至喜亭在西塞门外,北宋峡州朱庆基建,欧阳修有记,历久遂废,故基犹存。知县林有席在西坝黄陵庙旧楼题至喜亭额。可见夷陵至喜亭原址在西坝或现镇川门附近的江边。
二、北宋景祐二年春,峡州知府朱庆基在任峡州的三月,便在西塞门外江岸上建起了一个亭子,建亭目的是为过往舟夫商旅提供一处停留休息的场所。随后欧阳修被贬夷陵,遇见老友朱庆基的厚礼相待,于是欣然将所居县舍东堂取名“至喜堂”,以表示自己“既至而后喜”。景祐四年(1036年)在峡州知府朱庆基修建的亭榭内,欧阳修看到那些从川江历经九死一生归来的船夫们在亭内酌酒于江、拜谢神灵,欣然将亭榭命名为“至喜亭”,并作《峡州至喜亭记》,后来黄庭坚书写亭记碑文。为纪念唐宋八大家之一、一代文宗欧阳修和宋四家之一黄庭坚两位历史名人为宜昌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三、从此桥的地理位置看,这里正是三峡的出入口,古有“水至此而夷(平缓、宽阔),山至此而陵(丘陵)”的夷陵之名,从峡江游人的感觉来说,应该是“人至此而喜”呀!由此可见,用“至喜”命名既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可以彰显宜昌人的自信和好客的美好传统。 
庙嘴长江大桥已初步确定命名为至喜长江大桥,已经按程序上报,届时会通过媒体发布。
再次感谢您对宜昌市城市建设的关心和关注,祝您万事如意!

 
回复时间:2015-01-09

——来自宜昌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chang.gov.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