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凡夫过节:国庆短假琐记

(2012-10-12 06:46:43)
标签:

福生

西坝

稻香阁

大婚

国庆短假琐记

分类: 趣闻佚事

国庆短假琐记

文|高山寒雪

 【题记】水利工地的节假日是不能全程放假的,因此只能称为“国庆短假”。


长篇博文,忙者慎入

 

(一)

国庆长假的前几天在三峡工地度过了中秋、十一,按过去的老话说,过了一个革命化的双节。2日晚回到了家。

 

这次回来,有两件事要办,一是老同学福生的儿子大婚,要俺全程跟踪摄影,这对俺来说是头一次;二是送妻北上进京,出发日期也就是婚礼这天。

 

2日晚回到西坝后,即将办喜事的老同学福生在一个叫李三火锅店的食肆请亲朋好友吃了饭,这天是亲朋好友为新房“铺床”的日子,来的人不少,亲戚居多,整了两桌。妻自然是“铺床”者之一。她说:奇怪,凡是请我去铺床的,都生了儿子。俺开玩笑说:看来你是延续香火的贵人啊。

 

福生和俺是1976年读技校时认识的同学,在东山校区时,他和俺住在同一个寝室。技校毕业后,又分在同一个单位的同一个队——机械分局(即后来的二公司)电铲队。福生的父亲去世早,是母亲一手把四个孩子拉扯大的。他排行老大,下面有3个妹妹。母亲去世后,福生就“长兄为父”了。记得木有成家前,俺和同学去过他家,他母亲做的“夹干肉”味道特好,至今难忘。成家后,俺和他又都住在西坝。福生虽然与俺同龄,但他退休好几年了,先后在云南景洪和山西吕梁的外营点返聘,就在他儿子准备结婚的日子里,他还在西南公司山西吕梁的一个铁路工地上,正在节前忙着给农民工发工资,事务缠身,一直回不来,婚前的一切琐事都是靠其妻在家打理,俺妻有时间也过去帮帮忙。他儿子10月4日结婚,福生一直到9月24日才回来。人在职场,身不由己啊。他的处境,俺最能理解。

 

3日下午,俺与影友小吴联系,要他翌日也去婚礼现场摄影。小吴最擅长人像摄影,前些年曾在其舅舅的婚纱影楼里当过一段时间的摄影师。

 

4日早7:30,俺和小吴来到了福生家的楼下。福生家住在二公司一栋上世纪70年代的老房子里,这是一片疑似“棚户区”的生活区,听说二公司准备在这里建设新小区,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木有实施动迁。

 

8点多,一阵喜庆的鞭炮响过,接亲的车队出发了。俺和小吴及另一个摄像师坐在一辆面包车上,把车子后箱门打开,靠背椅放下,以便记录一路风光。车子空间很狭窄,坐不能坐,站不能站,只能蜷曲在里面。这时俺才知道婚礼全程摄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新娘住在十三码头,车队上了三江桥,过桥拐入珍珠路,然后右拐进入西陵二路,再进入沿江大道,到了十三码头左拐,再左拐,才到了新娘的家。一路上,红灯不断,经常把车队“截”成几段,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如此反复。接亲的繁文缛节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见《老同学儿子大婚 接亲【图】)。

 

把新娘接到新房,可谓新娘一到,蓬荜生辉。新郎新娘为公公婆婆敬茶,为来宾敬烟敬糖,熙熙攘攘的来宾有说有笑,气氛热烈(见《老同学儿子大婚 入巢【图)。稍事休息,车队浩浩荡荡向桃花岭饭店进发。婚礼在桃花岭饭店的三楼大厅举行。


11:58婚礼正式开始,新郎新娘闪亮登场,在婚礼司仪的主持下,婚礼环节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掌声和欢笑一直相伴而行。新娘在和母亲拥抱后,流下了幸福的泪水......俺和小吴不停地按动快门,换镜头,再拍照。可惜俺那个50F1.4的标头出了问题,与相机连接不上。没办法只能用17-40F4L和70-200F2.8L的头轮换用,尽量不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见《老同学儿子大婚:婚礼(上、下)【图】》)

 

男女老同学都分别在两张桌子上,没等婚礼进行完毕,来宾们已经大快朵颐了。等俺和小吴拍完来吃饭时,桌子基本上呈现“杯盘狼藉”的态势了,菜肴几乎没拍到什么(见《老同学儿子大婚 :美食【图】》)。

 

(二)

吃过饭,老同学赵班长开着自驾车把俺和妻送回家。他当年是班长,在紫阳校区和俺同住一个寝室,而且床对床,毕业后他分在开挖分局(俺分在机械分局即二公司),7年后调到宜昌红光港机厂,现已退休在家。他听说俺妻这天要乘火车去北京,很热情地答应帮忙送到宜昌东站。自从乘车地点改在东站后,很不方便。

 

火车是16:50出发。回到家后,给老同学沏了茶,拉家常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直到15:30才出门,大约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宜昌东站。俺把妻送到候车厅,检票的不让送客的进站,俺赶马混骡子进去了,找到候机位后,怕老同学等得着急,便与妻告别。过去,妻每次赴京,都要等到火车开动了,俺才一个人回家。那时,火车站在铁路坝,一个人可以慢慢走回家。现在远了,只能乘车了。

 

福生晚上还安排了好几桌,打电话叫俺过去,地点在陶珠路的稻香阁对面,奇怪的是稻香阁对面也叫稻香阁,可能是同一家的,俺是第一次听说。这是一条饮食街,车很多,人也很多,赵班长找了半天停车位也未果,最后只好到地下停车场。

 

这个稻香阁是第一次来,每个包间都有“电麻”,对外开放,俺在的这个包间就有一桌“摆长城”的,大家并不认识,开始上菜了,那几个人还在“血战”,一直到菜上齐了,那几个麻友才悻悻离去。不过这桌菜肴,俺可以从容不迫地拍照了。

 

七八个男女同学只有3个人喝酒,一瓶楚园春,三一三十一分了,俺和黎阳喝得少一点,庆新喝得多一些。但他仍意犹未尽,又开了一瓶,俺又稍稍加了一席酒,剩下的都被庆新喝了个精光,庆新比俺大两岁,还保持着海量的旺盛斗志,厉害啊。饭桌上,女同学兼摄影爱好者萍萍看到俺带的装备,心痒痒的,说也要更新,她那个尼康D40太老了。俺竭力推荐买D800,3630万像素,顶级装备。她说好,就买这个。她还说要组织一个摄影团,外出摄影。她现在已跨入“富婆”行列,去过韩国、迪拜、澳大利亚、印尼、台湾等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这个经济实力(见《老同学儿子大婚 : 同学【图】》)。


吃过饭,在俺的提议下,住在西坝的三男一女四个人一直赞同步行回家,庆新住在开挖山上,也决定跟大家一起暴走。其他不住西坝的女同学由赵班长当一回护花使者,用自驾车把她们送回家。


出了陶珠路就是沿江大道,夜幕下的宜昌市与节日灯火叠加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迷人而陆离的城市风情。大家沿着江边一边说一边走,女同学国琴说,她女儿21日出嫁,大家可要来捧场啊。大伙儿说,咱班女同学的孩子结婚,你是最后一个,不能不去。掐指算来,老同学相识已经30多年了,都从昔日满面春风的少男少女,变成皱纹纵横的爷爷奶奶了。想到此不禁感慨万千!


不知不觉就到了三江桥头,大家与庆新告别,庆新今天特别尽兴,大家都怕他喝高了,为他一个人回家有些担忧。但庆新说,没事,就这点酒还能把俺搞翻?看着他摇摇晃晃走过了人行横道,大家这才放心。


(三)

回到家已经是21:30了,天淅淅沥沥下起了雨。匆匆洗了澡,然后把CF卡的照片倒出来,一看,不得了,4G的卡快要存满了,一共是700多张照片,俺把照片拷在一个移动硬盘里。由于婚礼现场的灯光很复杂,白平衡呈现暖色调,怪怪的,不过,就婚礼的热烈气氛看,暖色调比冷色调要好。


半夜,被一种剧烈的痛疼弄醒了,痛点在肚子里,这是一种阵发性的痛疼。俺过去有过几次这种经历,医生说是急性胃肠炎,那时不得不到卫生所挂吊瓶。现在这半夜三更的,到哪里挂吊瓶?于是在柜子里找到了两版诺氟沙星胶囊,吃了4粒,睡梦中时常被痛疼惊醒。


翌日,迷迷糊糊中被手机闹钟闹醒了,不用看,就知道是早晨6点,这是在三峡工地设定的起床时间,每次回家从来木有更改过。天下起了中雨,雨点打在遮雨棚上啪嗒啪嗒地响着,远处的高楼笼罩在一片烟雨蒙蒙之中。胃肠的痛疼一直木有停止,一阵一阵的,痛到极点,人都不能动弹。

 

起床后第一件事是服药,接着是落实妻交办的任务,把沙发上妻织的毛线垫子洗了。接着给福生打电话,把照片拷给他。他说雨下的这么大,我过来吧。俺说,不用了,还是俺过去。少顷,福生又打电话来说,让俺把影友小吴喊上,中午一起吃个饭。俺告诉他,小吴在婚礼当天下午就进了三峡,来不了。


福生家离俺家不远。俺打着伞,忍着痛疼到了福生家,福生妻看到俺来了,说马上出去买菜。俺把移动硬盘拿出来,往福生家电脑上拷,木有时间进行筛选了,谁知他的电脑处理器太慢,一共用了40多分钟才拷完。俺说,有些照片受光照度的影响,可能要做些后期处理。正说着肚子又疼起来了。俺说你慢慢看吧,俺要回去。福生执意要留俺吃饭,俺婉言谢绝了。俺说胃肠炎要采取“饥饿疗法”,不进食,让胃肠好好休息一下。回来的路上,遇到了福生的妻,大包小包提着菜,要俺回她家吃饭,俺也婉拒了。


(四)

回到家,妻弟打电话来问俺中午到不到岳父母家,俺说下这大的雨,不过去了,其实不过去的真正原因是肚子痛,俺木说,怕两老担心。中午木有吃饭,俺就躺下了,肚子痛疼的间隔略微延长了一些,看样子诺氟沙星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


下午13时许,妻发来信息,说已经安全抵京,俺也就放心了。妻不在家,一个人显得百无聊赖,下午就宅在家里写博文。直到17时,感到肚子饿了。妻临走时交代了,冰厢里有一盒馅料,叫俺包饺子或包馄饨吃。俺马上下楼买了2元钱的馄饨皮,碱性的,听说尿酸高的人要多吃些碱性的食物,可以中和尿酸。回来一个人就开始包馄饨。包了不老少,然后就汤汤水水下了一大碗,妻拌的韭菜肉馅料不错,很好吃。可是下多了,木有吃完,留着第二天过早。剩下的放进冰箱冷藏。


雨下了一夜。

 

6日早晨,打开阳台门,雨已经停了,看到妻种的大蒜苗绿油油的,长势良好,无花果、花椒树等在秋雨的滋润下,也格外挺拔。心想,下雨好,这样就不用浇水了。无花果还有木有成熟的果实稀稀落落地缀在枝头,那些成熟的果实已经被妻带到北京了。


按照事先的预案,今天要去岳父母家。过去妻不在家时,每逢休假都要去看望岳父母,并买些老人喜欢吃的食材,这是惯例。鉴于俺即将进峡,家里的一些食材会坏掉,于是把妻走之前买的山药、煎好的鲫鱼装好,又在楼下买了一坨猪肝、两坨鸭血等,乘8路公汽来到岳父母家。临走前给妻弟打了电话,他说中午过去。


岳父母见俺来了,很高兴。便准备进厨房,俺说,厨房里的事您二老就不用操心了,由俺来料理,你们看电视。看看时间还早,陪二老看了一会儿电视。那个美食频道的节目很好看,里面的美食教人垂涎欲滴。


中午,妻弟因朋友有请没有来,弟媳来了,俺做了一道洋葱爆猪肝、花菜烧鱼糕、清炒山药,把鲫鱼蒸了,陪着岳父喝了二两楚园春。吃过饭,俺把锅碗瓢盆洗了,即乘车回了西坝,因为晾干的毛线垫子和衣服要收起来。


肚子痛疼的症状有了明显的好转,中午睡了两个小时,这在过去是少有的。16时许,给妻弟打电话,问他是否回家吃饭,他说过来。于是,俺又打车到了岳父母家。进了门,一头扎进厨房,料理了一大碗豆腐丝白菜丝番茄汤,烧了一盘红白豆腐(鸭血和豆腐),其他的菜都是剩菜,热热就行了。俺和妻弟陪岳父喝了二两酒,晚餐就结束了。晚饭后是妻弟洗的碗。尔后,告别岳父母,一路步行回到西坝。


这天一整天给妻打电话,都回答关机。俺感到好生纳闷,即使关机也不会这么长时间。后来想想,最大的可能就是忘了带充电器,手机没电了,就自动关机了。中午回家后,就翻箱倒柜找妻的充电器,找了半天,也木有找到,难道把充电器带走了?现在的充电器和数据线太多,单反相机、卡片机、MP3、MP4、移动音响、手机、笔记本、台式电脑等等,装了几盒子,经常搞不清哪是哪了。直到晚上,电话才打通,是妻前一天晚上关了手机后忘记开机了。


晚上,无意中打开QQ,一个叫张新梁的小伙子要求加入好友。这个小伙子是在博客中认识的,他说他每天都要看俺的博客,并诚实地留了QQ号和电话号码,看样子是个“粉丝”。俺加了他。随即与他聊天。原来这个小伙子家是石首的,正在武汉读大学,学的是水利土木工程专业,这次中秋、十一也木有回家,在学校里做工程设计,他想到三峡大学继续深造。从聊天中得知,这个小伙子肯动脑、爱学习、有志向,思想敏锐,热爱生活,爱好广泛,关注社会,跟他聊了约两个小时,俺说,说不定在俺退休之前,你可能就会招到我们单位来呢,缘分有时是不可避免的。看来这是一段忘年交啊。


秋雨绵绵,琐事连连。作为一个十三亿分之一的普普通通的俺,就这样度过了普普通通的国庆短假,更加严峻和艰巨的事务还在后头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