盥洗间里的一块一毛钱【图】

标签:
盥洗间一块一毛钱无人认领道德分币金融危机贬值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
分类: 趣闻佚事 |
图文|高山寒雪
【题记】盥洗间放着一块一毛钱,大半年了,一直原封不动地在那里,无人认领。
办公楼四楼盥洗间有一台公用的老式双缸洗洗衣机,是单位“一把手”捐出来给大家用的。住在三楼的俺每次洗衣后,都要上四楼,用洗衣机的甩干功能把衣服甩一甩,这样衣服干得快。
大约在半年前的一天,在衣服甩干的等待中,偶然发现盥洗间的台子上有一块钱,这一块钱在白色瓷砖上格外显眼。很显然,这是什么人洗衣时忘了把口袋掏干净,洗完后没注意就走了,被人发现后便放在了台子上,期待失主前来取走,但却一直木有人来取。
夏天来了,俺怕热,衣服一天要换两次,有时换三次、四次。洗衣、甩衣的次数也多了起来。每次去盥洗间,都看见那一块钱放在原地,木有任何人拿走。后来有一次,俺在甩衣服时,发现甩干桶里有一个发亮的东西,拿出来一看,是一毛钱的硬币,便把它与那一块钱放在了一起。
又过了两个月,这一块一毛钱一直木有人动,甚至连所处的位置也木有改变,一直保持着原来的形态。是钱太少?还是大家记不得是不是自己掉的?还是这太不值钱了?抑或是大家的觉悟都很高,不值得为了这一块一毛钱而触碰自己的道德底线?俺每次看到静静躺在那里的一块一毛钱时,都要扪心自问。
随着三峡工程接近尾声,各类人员也纷纷转往其他水利工地,四楼原先住了十几个人,现在只剩下三个人了,一个是副经理、一个是财务部长,一个是退休返聘的老顾问。毫无疑问,这一块一毛钱属于这三个人的几率最大,即使偶尔有其他职工来这里洗衣服,那也少得可怜。但时间过去了大半年,竟木有一个人拿走这些钱,不免教人感到好生奇怪。这要放在前几年,这点钱虽然不多,早就会被人拿走了。那时从三楼到六楼住满了人,每天都会产生许多泔水,经常有当地的农民婆婆来收泔水,若发现有钱,早就“顺手牵羊”了,还用等到这大半年?后来人走多了,楼上的五楼、六楼划给其他单位了,用铁栅栏拦了起来,五楼以上的人是下不到四楼的。人一少,泔水也基本木有了,加上楼下设立了门卫,当地农民是上不了楼的。
金融危机后,人民币一直坚挺,美国要人民币升值,而国人却感到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过去几毛钱一斤的青菜,现在已经卖到3、4块了,出门买菜,不带个50块钱,你就买不回来什么荤素菜。前几天,看见有卖久违的茅草菌的,问了一下价,卖菜的婆婆回答的相当叫绝:两块八一两!吓得俺扭头便跑。俺在2006年曾写过一篇博文叫做《分币,一种寿终正寝的货币》,大意是现在的商品价格已经木有“分”的概念了,分子钱已经买不到任何商品了,分币应当停止流通了。现在不说是分币,就连角、元大家也不以为然了。几毛钱、几块钱还能叫做“钱”吗?盥洗间的一块一毛钱放了大半年没人拿,就足以证明这点钱太微不足道了。即使拿走这点钱,又能买到什么呢?“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过去是听着这首歌变老的,现在不知道把这一块一毛钱交给警察叔叔,他们会不会收?最可能的情况是,你在浪费公安资源破案的宝贵时间。
有一个成语叫“拾金不昧”,即捡到钱物不隐藏起来据为己有,指良好的人的道德和社会风尚。如果有人说当前社会是“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话,那么,这一块一毛钱的客观现实是对这种观点最好的反证。勿因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虽然是区区一块一毛钱,也折射出人的道德水准。窃以为,不能简单地把“钱太少”作为无人拿走的理由,而应看作是人们道德水平提升的结果。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贪意外之财。”这些传统古训正被人们所践行。
现在,这一块一毛钱还在盥洗间里,何时能被人取走,现在还很难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