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人高考的那些日子里(2)


标签:
教育成人一块石头落了地分数线儿子家庭剁鱼肉坨坨生活窘迫高考 |
分类: 趣闻佚事 |
【题记】与现在的应届高考不同,成人高考总是与工作、生活、家庭、孩子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
那时的高考复习资料少得可怜,翻翻高中时的课本,竟然找不出一本有用的。文革结束后,高中的课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根本就没有没有接触过。记得一本地理课本,还是我在菜市场的旧书摊上,花了0.15元买的。看看内容,只有一个感觉,就是文革把我们这代人给害苦了。
为了取得学习效果,我经常与一些同事探讨一些重要概念,比如政治经济学里的“价值规律”、“商品的属性”、“有机构成”、“物化劳动”等等。通过讨论,概念渐渐清晰起来,印象也特别深。那时感到,成人高考最大的优势,就是理解力要比应届高中生略胜一筹。
孩子总是依恋父母的,爷爷奶奶对孙子再好,孩子还是喜欢跟父母在一起。我和妻每次去看儿子,儿子高兴的手舞足蹈,兴奋极了。但离开时,我们不得不背着儿子偷偷地遁去。每次和儿子分离,妻都要偷偷地抹泪。一次,妻有事我一个人去看望儿子,儿子见了我高兴的不得了。当我出门买东西回来时,只听到儿子在哇哇大哭,原来儿子以为我走了,他一看到我,哭声立刻戛然而止,又高兴如初。每次看到儿子对父母的依恋之情,心里就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滋味,甚至感到这成人高考有点得不偿失,亏欠了孩子许多的爱。直到儿子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儿子还是依恋着父母。我告诉儿子,每次放假或探亲,可以“转弯抹角”地到各地转一转,然后再回到家里。可是儿子每次哪儿都不去,直接奔回家。这是后话。
高考的时间终于到了,心里既期待,又紧张。毕竟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高考。尽管已是成人,而且又有工作,压力应该说不太大,但坐在考场里,心脏还是扑扑跳个不停,甚至感到自己的手都在发抖,平日里自认为比较流利的文字,竟然写得歪歪扭扭,像鬼画符,完全不像出自本人之手。不过,每门考完,不管考得如何,心里的负担就觉得轻松了许多。
记得第一天考试,妻为了犒劳我,专门去买了一截剁鱼,把我感动得直想哭。要知道,那个年代,肉、油都凭计划供应,每月每人只供应半斤肉、半斤油。有一件事,说出来可能不会有人相信,儿子换牙以前牙齿不好,有点瘦肉,舍不得吃,就给儿子吃,谁知他咬不烂,把瘦肉嚼成个肉坨坨就吐出来了,我就把他吐出来的肉坨坨给吃了......
在那个生活窘迫的年代,能吃上一顿剁鱼,那简直就是奢侈无比!是莫大的幸福!那天吃的剁鱼,是我一生中最好吃的鱼!
两天的高考终于结束了,心里像一块石头落了地。凭感觉,如果达不到分数线,也不会离分数线很远;如果达到了分数线,也不会比分数线高出许多。
接下来便是漫长的等待。(未完待续)
前一篇:土豆花【图】
后一篇:在成人高考的那些日子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