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的白杨树【图】

标签:
窗前白杨树三峡船闸三峡大坝大型水利工程人生心境卸甲归田情感 |
分类: 采风纪实 |
图文|高山寒雪
不经意间,窗前的白杨树又发芽了。
每天早晨,推开窗户,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窗前苍翠欲滴的白杨,那嫩叶仿佛刚刚坠地的婴儿,来到了这个缤纷的世界;它又像一个老人,目睹着世事沧桑。春天发芽,夏天飘絮,秋天落叶,冬天度寒。在百花争艳的季节,没有人去欣赏她的平凡,也没有人去关注它的素颜。它默默无闻地轮回着生命的周期,积淀着自己的年轮。
弹指间,来三峡已经14个年头了。14年来,与窗前的这棵白杨树一样,我始终蜗居在这间杂乱的十几平米的寝室里,一直没有挪窝。即使工作调动,也木有搬过“家”。眼看着娇嫩的小白杨,慢慢长大,变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遮云蔽日,与我陪伴始终。
伫立在窗前,久久地凝望着蓬勃碧绿的白杨树,人的思绪也渐渐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曾经那金戈铁马、如火如荼的施工场景已经渐行渐远,三峡大坝建起来了,三峡电厂竣工了,三峡船闸通航了,地下电站发电了,升船机接近尾工了,喧闹的工地渐渐趋于平静,可自己还在为生计打拼,冬去春来,忙碌奔波。来的人走了,走的人又来了。三峡就像一个大舞台,四面八方的建设者轮番在舞台上上演自己人生的悲喜剧。
岁月如同手中的流沙,不断地流逝,想握住却无法握住,细线一般地从指缝间流走了。14年,是一个初中孩子的成长历程,而自己却朝着衰微的历程行进了14年。岁月堪无情,青春已不再。
记得14年前,领导让我选择水利工地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三峡。当年三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峡需要青年,青年需要三峡”。水利工程尤其是大型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常常会把一个人的青春乃至一生都消耗在一个电站上,多少人从血气方刚、激情澎拜的小伙子,变成了两鬓添白、皱纹纵横的老头子。白杨树的叶子落了,来年还可以发出新芽,而人的生命不可能返老还童,生命的指针永远不会逆时反转。
进入耄耋之年,本想能够卸甲归田、颐养天年,就像这白杨树,利用冬眠期,好好休憩一下,放松自己,让生命的列车停靠在人生的某个驿站,之后调整心态,过一种悠闲轻松、含饴弄孙的平静生活。然现实往往是事与愿违的,繁杂的事务常常叫你猝不及防,不堪重负,心力交瘁,似乎感到越来越不适应现在的境况了。
心里只盼着早点结束这种生活状态,就像这窗前的白杨树,迎着春风,沐着春雨,舒展腰肢,开始自己的第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