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情日志(1)【图】

(2012-03-19 19:50:39)
标签:

保守治疗

中心医院

三峡

迟发

日志

胆结石

亲情

岳父

家庭

妻子

妻弟

家居

分类: 趣闻佚事

亲情日志(1)【图】

图文|高山寒雪

 

【题记】这是一组注定要迟发的日志。之所以迟发,是因为这是一个关乎亲情、病痛、伦理和家庭的真实故事。

 

2012年3月16日  星期五 

 

3月15日(周四)晚,我在三峡突然接到妻弟的电话,问我何时回来,我说周五晚回。妻弟说岳父因胆结石住进了某中心医院。我一惊,问情况如何,妻弟说可能要动手术。他一再嘱咐我不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姐姐(妻),怕她在北京担心。

 

放下电话,我心里像堵了块石头,周五一整天都心神不安。因为不了解病情,心里一直坚守着这样的原则:像岳父这种80岁的老人,最好的办法是保守治疗,年迈的人哪里经得起手术的折腾?回去后一定要和妻弟交换意见,能不动手术尽量不动手术。

 

周五上午接到上级通知,原定下午将召开的分公司党群工作会改为下周一召开,会上有7个单位发言,其中就有我一个。下午木有开党群工作会,却另外开了两个会,一直开到下午17点。会后,与一把手请了假,乘大巴匆匆回到了家。这是自大年初七从北京回来后的50天里,第二次休假。因维稳和出差用去了两次假日。

 

在东湖下车时,就在车站对面的“王包子”买了5个包子,在等8路公汽的时候,5个包子就已经下了肚,晚饭就这样打发了。

 

回到西坝的家,稍事收拾,在楼下买了5斤脐橙,5斤香蕉,骑上摩的直奔中心医院。

 

上了住院部7楼,岳父正躺在病床上在打点滴,脸色有些苍白,岳母、弟媳、姨妹、连襟都在,妻弟因为有事不在。我问岳父感觉如何,岳父说胆囊处隐隐地痛。姨妹告诉我,目前体温有点高,估计是胆结石炎症造成的。正说着,一个护士过来量体温,体温是38.9℃。接着又来了一个主治医师,在岳父身上到处按了按,弄清了疼痛的具体部位,然后把我们所有家属喊到医生办公室交代了病情,说了动手术的5个不利因素:年龄偏高;结石过多;胆囊肿胀;胆管堵塞;正在发烧。要家属做好思想准备。这时,我才知道,所谓保守治疗的“动议”根本就不成立。

 

过了一会儿,妻弟也赶过来了,又来了一个副主任医师,又在岳父的腹部按压了一会儿,询问岳父哪儿痛疼。这期间又来了一个护士,把岳父的血压量了,都在正常范围。但姨妹讲进医院的时候收缩压竟达180!副主任医师接着把我等家属再次喊到办公室,针对拍的核磁共振片子和电脑上的示意图,介绍了动手术的部位和方法,反复向我们强调病情的严峻性,称事不宜迟,最晚明天上午动手术。

 

副主任医师走后,过了一会儿,主治医师第三次把我们喊进了办公室,这次不是交代病情了,而是把几张早就拟好的“条款”让家属一一签字,记得一张是患者委托书,一张是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10多种意外情况的告知书,一张是有关手术形式和费用(有些费用不属于医保范围)的认定书。妻弟作为全权被委托人一一在上面签了字,岳父作为委托人签不成字,就用大拇指盖了拇指印。妻弟对医生说,费用问题不要考虑,救人是第一位的。

 

正当大家在医院里忙里忙外的时候,21:20妻从北京发来信息,说下午给岳母打了两个电话,岳母因老年性耳聋,一会儿以为是姨妹打的电话,一会儿又以为是弟媳打的电话,妻让我告诉岳母,是她打的。现在岳母耳聋越来越严重了,已经到了无法交流的地步。妻哪里知道,我们大家这里已经是“剪不断、理还乱”,忙作了一团?

 

我一字一句慢慢把妻的意思告诉了岳母,这回她听懂了。“完了,我以为是儿媳,说了要去医院!”岳母生怕妻知道了,后悔说了这话。妻弟连忙对岳母说:“不要紧,姐姐没听见。”

 

大家都对岳父放心不下,一直都木有离开,不知不觉到了晚上22:30,直到把翌日手术的所有手续办好。妻弟说,你们都回去吧,我今晚陪夜。大家商量好翌日的安排,这才和岳父道别。

 

回到西坝的家里,一直难以入睡,脑子感到乱乱的,一个80岁的老人上手术台,不能不教人担忧,身体能否吃得消?岳父的身体一直还算是硬朗的,他在五个兄弟中排行老五,上面的四个哥哥,都先后过世,只剩下岳父一个人。在我的记忆中,岳父在多年前住过一次院,那是在市三医院,要坐近一个小时的公汽,那时我还给岳父送过饭。前不久,我还带岳父岳母到华祥嘉年华游乐园去游玩了一次呢。


我在想,老人对儿女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过去对这个问题思考的不多,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感觉父亲就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顶梁柱,撑起了全家的这一片天!父亲又像一座伟岸的大山,有了这座山,家人才感到有一种踏实,有一种依靠。妻经常对我说:“老人是个宝,全家少不了”。老人的家,才是儿女们真正的家,是儿女们避风遮雨的港湾,是儿女得以休憩、歇息、慰藉的地方,父母家的大门,随时随地都向儿女们敞开着。记得前两天发了一篇在百岁鱼为岳父过生【图】》的博文,一个博友留言:“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此话不假。


亲情日志(1)【图】

亲情日志(1)【图】

亲情日志(1)【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