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记·烘焙【图】

标签:
北京日记烧烤烤箱烘焙烤面包 |
分类: 美食珍馐 |
图文|高山寒雪
烘烤
这次北京之行,作为烘焙新手,初试和领教了烤箱的威力和魅力,使节日的餐桌增加了不少新菜品。
烤箱是博友天使果的博客推荐的,长帝25B,足足有30升的容量。在春节前通过同事网购的,直接快递到北京。儿子说烤箱很大,标配和赠送的东西不少。在我到达北京之前,儿子还木有用过,只是放在柜子上等着我来打理。
作为酷爱美食的我来说,拥有一台烤箱是多年的夙愿。家里的一台微波炉也具有烧烤功能,烤过几次,感到威力不够,以后就很少用烧烤功能了,更多的时候还是用微波功能热热饭菜而已。在我的观念中,微波炉的烧烤功能与真正的烤箱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我对甜食一向敬而远之,因此对烤蛋糕、烤面包、烤桃酥、烤蛋挞之类的甜食往往提不起兴趣,况且烘焙这类东西费时费力,什么搅拌机、打蛋器、电子秤、模具以及材料比例、发酵过程等等,程序十分繁琐。因此,我买烤箱的目的主要是以烤肉类和饼类为主,兼顾干果类。谁让我是一只“北方的狼”呢。
不过,第一次使用烤箱,烘烤的对象并不是肉类,而是所谓的“面包”。之所以把面包打上引号,是因为我烤出来的根本不是面包!把自发酵面粉和成面团,还加了鸡蛋、奶酪和安琪酵母粉,放在暖气片上让其自然发酵,等到体积增加了一倍,就放入烤箱里烘焙。20分钟后拿出来,看上去黄橙橙的,但吃起来与面包相去甚远,压根儿就木有半点儿面包的特殊香味。儿子调侃我说:“您这次‘处女烤’,可谓是失败的烤面包,但,却是成功的烤馕!”大家一边吃着我烤的“面包”,一边笑个不停。那天,正好做了一罐牛窝骨汤,大家把“面包”掐成小块,用牛窝骨汤一浇,就成了一碗鲜美的牛肉泡馍,我说,咱吃不到羊肉泡馍,就吃牛肉泡馍吧。姑且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哈哈。
后来,儿子在网上查,才知道烘焙面包绝非易事,不仅要用专用的面粉,各种配料有精确的比例,发酵和烤制的“火候”也有严格的要求,一般家庭很难烤出像市面卖的那种面包。
失败的烤面包,极大地挫伤了我的首创性,使我对甜点一类的烘焙食品更加敬而远之。在以后的几天里,我除了烤一些简单的肉饼外,多以烤肉为主,羊肉串、猪肉串、鱼肉串等,虽然抵不上人家专业的烧烤水平,但在家庭享用,也知足了。“挺好吃!”“不错!”大家用这种评价激励我再接再厉。后来烤了一条鲈鱼,又使我尝到了惨痛的教训。
到北京的第三天,我和妻到“天利宏”买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鲈鱼,整理腌制后就准备烤,想到过去曾在宜昌777菜馆吃过一种烤鲈鱼,用锡纸连鱼带盘包裹着,用牙签挑开锡纸,一股热气冒了出来,肉质极其细嫩,洋葱香味也格外突出。这次我也仿制其法,让儿子专门买回了锡纸,用锡纸连鱼盘一起包裹严实,放进预热好的烤箱里烤制。谁知,不知是温度不够还是烤制的时间太短,竟木有期望的那么完美。而且在取出时不小心把手碰到了发热管上,烫死了上亿个细胞!到现在还结着痂,隐隐地作痛。惨痛的教训:用锡纸包裹后,温度要高,时间要长,必须带手套。
我不甘心,还想再实践一次烤鲈鱼,因菜市场停业就木有买到新鲜的鲈鱼,烤鲈鱼的愿望就这样破灭了。直到离开北京,也没有再烤。
临走前,我们在逛完中华民族园后,儿子在“大润发”超市买了四根羊小腿,由于肉头较厚,先用尖刀戳一些口子,再进行腌制,然后用锡纸包裹烤一遍,使其熟透,接着去掉锡纸继续烤,直到外表焦黄就可以出炉了。大家为了鼓励我,都说好吃。
离开北京前,儿子遗憾地说,您在这里我们还可以享用一下烧烤的新口味,你一走,这台烤箱可能就马放南山了。我对儿子建议:平时工作忙,木有时间料理,到了双休日还是要提高烤箱的利用率,丰富一下饭桌,烧烤木有高深的东西,全凭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感觉,烤多了,心得和经验也就多了。儿子说,试试吧。
回到宜昌后,常常想起烧烤和烘焙的香味,以及那些调制、腌制、等待的过程和在这个过程中营造的愉悦心情,更怀念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光。
↑2、切开后就“图穷匕首见”了——失败的烤“面包”,成功的“烤馕(饼)”?
↑16、腌制后用锡纸包裹起来,放进烤箱烤,熟了后,去掉锡纸继续烤。烤好的羊腿也忘记拍了。看我这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