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版:山东饺子【图】

标签:
山东饺子山寨版高家溪鸡公岭村级市场卤菜汪记包子馆徒步美食 |
分类: 美食珍馐 |
摄影|高山寒雪
【题记】山寨版的东西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广大的消费群体。
☆1、某个周末的黄昏,晚霞染红了半个天空,三峡大坝在霞光里更加雄伟壮观。
☆3、村级市场永远都是一些低档商品的大卖场。孩子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中长大。
☆4、这家饺子馆叫“山东饺子馆”。旁人不知道,我一个堂堂山东人还不知道:饺子馆的老板和老板娘都不是山东人,也不是当地人,但一定是湖北人。前些时候,还打出了“山东饺子”的招牌,现在已看不到牌子了。
☆5、这家饺子馆不卖炒菜,专门卖卤菜和饺子。三峡建设者劳累了一天,到这个饺子馆一坐,叫老板娘切几盘卤菜,上一盘饺子,喝点小酒,一天的疲乏随之消失殆尽,也确实是一种享受。
☆6、这里有卤猪手、卤牛尾、卤口条、卤顺风、卤鸭脖、卤蹄膀、卤猪肚、卤肥肠、卤豆干、卤莲藕,等等等等,非常受欢迎。简单、快捷、便宜是这里的特点。
☆7、但小店环境太简陋,我多次向老板建言,稍稍装修一下,安上空调,灯弄亮一点,环境再干净一点,顾客会更多。但老板和老板娘只顾赚钱,对我的合理化建议置若罔闻。
☆8、看到这块牌匾,我想起了文革期间的口号模式:“站在鸡公岭,眼望全世界!”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就像饺子馆隔壁的“环球沙龙”,明明就是一个再简陋不过的剃头铺,非要冠上一个“环球沙龙'大帽子,教人感到超级搞笑。但它却能生存下来。饺子馆也是遵循这样一种理念,在鸡公岭这种经济极不发达的弹丸之地,只适应最低档的消费需求,弄得太好,反而与周围的购买力和经济环境不相适应。
☆9、不过,这里的卤菜确实还不错。作为好吃佬必须掌握一个规律:越是顾客络绎不绝、源源不的地方,它的菜品往往越新鲜,因为必须时时“更新”才能满足客源的需求。反之,菜品沉淀越多,就不新鲜了。你看,这卤顺风是不是又新鲜又养眼?
☆10、卤猪手也不错,块头很大,吃起来有一种梁山好汉的感觉。
☆13、饺子说是山寨版的,一点不假,外观很像,肚子大,皮子薄。
☆14、其实,说它是山寨版有点冤枉,其味道、馅料、口感与山东饺子不相上下。对我来说,能在三峡这里的穷乡僻壤吃上这种“山东饺子”也算是一种福分了。与宜昌商场后面的那家“汪记包子馆”的饺子相比,不知好到哪里去了!有时候,山寨版也有山寨版的好处,至少价格上更让普通老百姓接受,如果没有铺天盖地的山寨版的光碟,VCD、DVD哪里能得到普及?!
☆15、吃得太饱了。大家一致提议,从鸡公岭徒步走回东岳庙,以便消化消化胃肠里的东西。
☆16、乘坐面的到东岳庙要花2元/人,也有好几里路。但大家一边走,一边看三峡夜景,一边聊着天,不知不觉,东岳庙就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