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中的“红眼”是怎样产生的?

标签:
科技瞳孔闪光灯人眼红眼现象 |
分类: 杂谈评论 |
文|高山寒雪
在弱光环境中开启闪光灯拍摄人像时,常常会有“红眼”现象。虽然只发生在眼睛这个不大的地方,却异常扎眼,把人像弄得面目全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红眼”现象破坏了人物的整体形象。
我一直没搞清楚“红眼”是怎么产生的,疑惑了很久。而且我还发现,在多人合影中,并非所有的人都是“红眼”,有的红得相当严重,就像兔子眼,有的微微有一点,有的甚至没有。这是怎么一回事,确实让人一头雾水。
最近,在阅读一本摄影书籍时,终于找到了答案。
原来,人眼的瞳孔是随着外界环境光线的变化而变化,光线强,瞳孔自动变小,光线暗,瞳孔自动变大,这样才能看清物体。这些道理一般常人都懂。同时,人眼还有一个亮适应和暗适应的生理机制,当在暗处时间久了,瞳孔适应了较暗的环境,如果突然进入到明亮的环境中,眼睛就有点受不了,有一个适应过程,这就是为什么矿难中从矿井出来的人都要戴上眼罩的原因。没有一个适应过程,眼睛会受到严重伤害甚至失明。反之,从亮处到暗处也是如此,都有一个适应过程。
知道上述原理,也就大概知道“红眼”的产生了。在暗处摄影前,被摄者的人眼已经适应的暗环境的光线,瞳孔开的很大。当突然遇到高亮度的闪光灯时,瞳孔会立即收缩,从而造成瞳孔四周瞬间充血,由于强烈的闪光把眼球充血的瞬间拍摄下来,就形成了“红眼”现象。由于充血现象发生在瞬间,一般人看不到人眼的充血过程,只有闪光同步的相机才能锁定这一瞬间。
为了防止“红眼”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打开相机的防红眼功能,就是在按动快门时,闪光灯先预闪一次,让瞳孔有一个适应过程,接着再正式闪光一次,这样就消除了“红眼”现象。二是在拍摄时,被摄者的眼睛不要直视闪光灯的方位,这样也可以有效地避免“红眼”现象。
如果拍摄的人像有“红眼”现象也不必担心,众多的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帮助你消除“红眼”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