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南谭家河上坟春游奶奶情感 |
分类: 趣闻佚事 |
~~~~~~~~~~~~~~~~~~~~~~~~~~~~~~~~~~~~~~~~~~~~~~~~~~~~~~~~~~~~~~~~~~~~~~~~~~~~~~~~~~~~~~~~~~~~~~~~~~
【题记】谭家河位于江南。妻的三爹住在这里。山上有五座亲属的坟茔,其中有一座坟茔是妻的奶奶的。我虽没见过奶奶,但妻常提起她。可以说,妻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她对奶奶的感情笃深无比,奶奶的思想、为人、性格、关怀都对妻产生了莫大的影响。所以说,奶奶的坟茔是妻每年必去之地。周六,我和妻及岳父岳母、姨妹一行五人来到了谭家河。在宜昌,与其说是上坟,不如说是春游。
虽然通往江南的大桥开通很多年了,但江南并没有什么新变化,只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密密麻麻的农家饭庄,供江北的城里人在这里消遣、娱乐、吃喝。
奶奶的坟在一个高坡上的橘林里,孤零零的。江南的农民至今还实行土葬。家里有老人的农民,老早就备下了让城里人看了毛骨悚然的棺材。
江南气温低,油菜花还在开。人们在这个季节扫墓、春游,与鲜花相伴,看来是有些道理的。
奶奶的坟茔,没有土堆,没有玉栏石雕,只是一块用水泥浇筑而成的墓碑。在墓碑前,我似乎听到了奶奶经常教诲妻的一句话:偷个鸡蛋吃不饱,一个名声背到老。
烧纸、插青、点香、送钱、叩拜、放鞭,不时对着墓碑说几句祝愿的话,是祭奠的基本仪式和程序。听妻说,奶奶生前极为节俭,与邻里的关系相当好,儿孙们每到晚上,都争着要和奶奶睡。
放鞭是最后一道程序。在山谷里炸响的鞭炮声,是对奶奶的祭奠。祝愿她老人家在九泉之下安息......
然后下山,山坡下还有四座坟。按照一成不变的程序上完每一座坟。每张纸、每根香、每一次叩拜,都寄托着对亲人的缅怀之情。
蒲公英很多,到处开放着这种小黄花,像一个个笑脸在面对逝去和活着的人。
岳父和三爹年纪大了,没有上山。告别三爹,我们乘上了回家的公汽。谭家河扫墓也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