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贼为什么这么猖獗【图】

标签:
法律盗贼重典公安干警和谐社会民权杂谈 |
分类: 杂谈评论 |
文|高山寒雪
~~~~~~~~~~~~~~~~~~~~~~~~~~~~~~~~~~~~~~~~~~~~~~~~~~~~~~~~~~~~~~~~~~~~~~~~~~~~~~~~~~~~~~~~~~~~~
【题记】盗贼是和谐社会的毒瘤,盗贼不除,民无宁日,必须重典治盗,加大犯罪成本。
年关快到了,防盗形势愈发严峻。媒体、会议、社区都在提醒大家,做好防范。
中国恐怕是世界上盗贼最猖獗的国家之一。偷盗现象严重阻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严重挑战着民生和民权。“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不再是安居乐业的代名词,相反,关门闭户,人人自危成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就连网络上的“偷菜游戏”也跟着推波助澜,把能“偷”、会“偷”、多“偷”当做人生乐事加以追捧,全民“偷”菜,乐此不疲。汽车、建筑、银行、家庭、机关、院校、医院、工厂、商场、超市、公汽、码头、车站等等等等,几乎都成了盗贼的涉猎范围,所有物有所值的东西都成了疯狂盗窃的对象。撬门入室、顺手牵羊、破墙打洞、毁窗扭锁、盯梢跟踪、监守自盗等等等等,偷盗花样繁多,偷盗手法娴熟,令人防不胜防,难以躲避。在三峡坝区,偷盗已经成为一种“集体人格”,一个村的绝大多数人进过派出所。
面对猖獗偷盗现象,老百姓可谓深恶痛绝。不仅给人们带来财产上的损失,而且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大家提心吊胆,精神紧张,上班工作恍惚,下班寝食不安,哪里谈得上安居乐业、和谐社会?
小偷之所以这么多,就是在我们的司法实践中,认为小偷在于一个“小”字,没什么大碍,因而放任自流,宽容相待。“盗贼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对他们也要以人为本。”公安干警如是说。再说,盗贼多了,公安资源、监狱资源、办案资源也承受不了。窃以为,要减少盗贼,除了加强社会管理、道德法制教育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盗窃犯罪成本,提高量刑标准,用重典治盗,从而产生震慑力。“砍掉指头”的做法虽然不可取,但很管用。
公安部门除了对一些杀人劫货、吸毒筹资、铤而走险的盗贼进行严惩外,其他的“小偷小摸”多是批评教育了事。在三峡,盗贼抓到后,教育教育放人,盗贼回来后继续偷。对公安干警他们已经不怕了,无所谓了——你能把我怎么样?不就是“拿”点破铜烂铁?可以肯定地说,公安干警对盗贼的震慑力已经消失殆尽。一个偷盗的老者因为在上警车时腿被刮了一块皮,在派出所闹腾了一个多星期,还扬言要告派出所,说不文明执法,派出所没办法只好赔礼道歉。还有一个盗贼,在翻越围墙准备盗窃时,墙倒了,砸断了腿,最后围墙所有单位赔了3万元,才平息了一场风波。
当然,也有人理解小偷。认为他生活不下去了,才去偷。若有饭吃,他怎么会偷呢。这种说法也确有一些道理。但不能以偏概全。那些携巨款潜逃的人难道也是生活不下去吗?当偷盗成了一种习惯、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时,偷盗猖獗便必可避免地发生了。“金盆洗手”、“浪子回头”毕竟是少数。
盗贼不除,民无宁日。建设和谐社会,维护民生民权,先从重典治盗开始。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强大机器震慑下,让盗贼闻风丧胆吧!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