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滇纪行·向家坝施工局(图)

标签:
纪行老朋友炊事员炒茄丝效能监察向家坝施工局情感杂谈 |
分类: 采风纪实 |
~~~~~~~~~~~~~~~~~~~~~~~~~~~~~~~~~~~~~~~~~~~~~~~~~~~~~~~~~~~~~~~~~~~~~~~~~~~~~~~~~~~~~~~~~~~~~~
向家坝施工局——生活营区——老朋友
这次蜀滇之行,其中一个收获就是见到了过去的老领导、老朋友、老同事以及统一管理的生活营地。
不过,也有遗憾。就是我过去工作过的设备中心的老朋友没有见到。前年,在三峡的设备中心要成建制转移向家坝,设备中心主任唐国安希望我能一起去向家坝。可是,一纸调令把我从设备中心调到了我曾经工作过的单位。人在宦海,身不由己呀。
8月8日上午,利用研讨会的间隙,我给唐主任发信息,说本想去拜访他,估计没机会了。唐主任回电话,说中午请我们一行三人坐坐。我说时间很紧,你们又忙,下午还要发言,便婉言谢绝了。
谁知,在开会期间,李书记给我发信息,说中午向家坝施工局党委书记周建华有请。本来推辞掉了唐主任的邀请,现在又接受了周书记的邀请,在心理上总感到有些过意不去。但作为上级的周书记原来是三峡的常务副指挥长,这个面子不能不给。只好答应下来。
中午休会时,我和李书记、舒部长一起来到了葛洲坝向家坝施工局驻地。
应该肯定地说,向家坝施工局的管理模式是成功的,尤其是对后勤服务的管理也是值得推广的,使各项目部能腾出精力一心一意抓生产。向家坝之所以在工程形象、进度、成本、质量、安全上满足业主的要求,与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悉心运作分不开的。就此而言,三峡的管理体制凸显出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免教人感到遗憾。
业主为向家坝建设者准备的生活营地。
招待所及决策层住房。
崭新的住房都有阳台。
由施工局统一管理的职工食堂、夜校和澡堂。
职工营地的绿树、草坪。统一、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可以使项目部一心一意搞生产经营,省去了后勤管理的麻烦。
从这个楼梯上去,就是职工餐厅。
正值午饭时间,职工在宽敞的餐厅里就餐,空调放着凉爽的冷气。
一字排开的卖饭窗户。
大热天,炊事员戴着口罩、帽子、穿着制服在卖饭。规范的管理可见一斑。
食堂的企务公开栏。
今日菜谱。
先进的刷卡机。
周书记就在小食堂宴请我们。这是炊事员自己制作的红烧鳊鱼。
大块朵颐的红烧猪尾。听说吃了这种东西不尿炕。
颜色灰暗的牛筋烩苕粉。
色彩艳丽的炒玉米。
蒜姜拌皮蛋。
炒鸡肫。
炒茄丝。
滑藕片。
老朋友、老领导杨立华(总工)、刘代云(总经)、舒邦勇(部长,同行者)、屈维新(部长,三峡来检查效能监察)、李国建(副局长)、戴志清(总工)。
周建华书记、李永红副书记、谭跃飞(副局长)、邵玲珑(副主任,三峡来检查效能监察)。
从左到右:刘龙兵(副局长)、朱耀文(总质检师,我的老搭档)。
周书记建议喝啤酒,大家推杯换盏,不亦乐乎。
吃饭是次要的,关键是大家相会,谈情叙旧才是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