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和1390个出浆盒(图)
图文/高山寒雪 地点/加工厂
老赵自去年7月份到我部综合加工厂任党支部副书记后,就与出浆盒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年以来他和大伙共制作了1390个出浆盒,不仅满足了施工进度的需要,而且使出浆盒的材料费降低到了0成本。
与砼打交道的人都知道,出浆盒是用于坝体灌浆的一种埋件,形状类似漏斗。这个形状不大的东西,制作起来可挺麻烦。老赵刚来时,那个类似漏斗状的椎体,是由两部分焊接而成的:先在1毫米厚的黑铁皮上画好展开图,再画一个碗口大的类似垫圈的同心圆弦边,分别用气焊割下,将展开的铁板一点点敲成一个锥状体,焊好接缝,再把弦边焊在锥状体上。完成这几道工序,一个熟练工至少要用半个小时的时间,而且切割弦边碗口大的中间部分,只能作为废料处理。
老赵算了一笔账,一张黑铁皮价格是230元,满打满算每张黑铁皮只能做80个出浆盒,不算人工费,每个出浆盒的黑铁皮成本是2.87元。若按照1至4月份下达的1390个出浆盒计算,仅黑铁皮的材料成本就是3989.30元。更重要的是,黑铁皮的供货经常断档,而前方施工埋件所需,常常是十万火急,万万是等不得的。
在开展人均节约20元打造节约型项目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项目部党总支根据综合加工厂的特点,把该厂践行科学发展观“党员责任区”活动的主题,定位在“革新创造、修旧利废、节约成本”上,以响应和落实集团公司发出的“降本增效”的倡议。老赵就开动起脑筋了,和厂长金正华一起谋划实践的载体,和大伙一起仔细研究如何把学习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老赵刚参加工作时,就是学的钣金工,曾经有10年的钣金工经历,当年在单位也是响当当的一把好手。他还当过汽修厂的支部书记、工会主席,跟铁疙瘩打交道,对老赵来说是轻车熟路。但把出浆盒的材料费降低到0成本,还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
一次前方急需出浆盒,老赵去领黑铁皮时,才被告知材料已经告罄。而作为施工埋件的出浆盒如不及时到位,会严重影响按时开仓。老赵、金厂长和大伙首先想到的就是内部挖潜——利用边角废料制作出浆盒。
说起边角废料,话还得从溜桶说起。前方浇筑砼时,经常会用到一种运送砼并防止砼骨料和砂浆分离的溜桶,这些溜桶也是综合加工厂利用50元/个的价格买回的旧油桶加工制作的,制作完了溜桶,就剩下了许多桶底和桶盖,没有派上用场。老赵经过观察,这种桶底桶盖的铁皮厚度,与230元一张黑铁皮几乎一样,完全可以替代黑铁皮。老赵凭借娴熟的钣金工技术,很快就将出浆盒制作成功了。与过去不同的是,老赵制作的出浆盒是一次下料成型的,出浆盒的弦边是靠人工一点点敲出来的,形体更加完整和流畅,减少了焊缝和焊疤。老赵计算了一下制作时间:下料约1.5分钟,钣金约1.5分钟,焊缝约0.5分钟,敲弦边约1.5分钟,共计5分钟左右。也就是说,用老赵的方法制作一个出浆盒是过去工效的6倍。
4月份,项目部给综合加工厂下达了530个急需的出浆盒加工任务,那些天,老赵的手敲麻了,胳膊累酸了,一个五十多岁的人,就这样一天到晚叮叮当当地敲了4天,终于把530个出浆盒加工完成了,满足了生产的需要。一位职工感动地对老赵说:“你这样的书记再来10个我们也欢迎!”
老赵和金厂长是一对好搭档,他们配合默契,相互支持,既是领导,也是普通职工,每天和职工一样干。经常是金厂长下料,赵书记钣金。今年以来,他们还利用旧油桶加工溜桶18个,节约材料费2205元;利用废弃的带锯条制作磨面机刀片40块,节约刀片配件费3800元;加上出浆盒节约3989.30元,至今共节约9994.30元。
老赵和金队长作为“党员责任区”的带头人和实践者,用实际行动带领全厂职工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打造节约型项目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加工好的出浆盒

用边角废料下料

钣金后的椎体胚子

老赵在敲打出浆盒椎体

老赵工作起来像一头老黄牛

一对好搭档

金厂长在下料

他们又接到了新的出浆盒加工任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