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华鲟佳馔趸船江鲶珍馐 |
分类: 美食珍馐 |
吃中华鲟(图)
图文/高山寒雪
周日傍晚,一朋友约几个嘴馋者出去吃饭。
有人问我:“在哪吃?”我说:“附近是没有什么好吃的了,换个地方吧。”又问:“想吃什么?”我答:“就吃高蛋白、低脂肪的鱼吧。”接着又问:“是不是去黄陵庙?那儿趸船上有鱼。”我斩钉截铁地说:“打死我也不去!”(注:因去过几次,鱼做的“焦头烂额”,没法吃。发誓再不去那儿了)继续问:“你说去哪儿?”我说:“听说左岸有家吃鱼的,但我还没去过。”
最后,大家决定去左岸吃鱼。但目的地在哪里,谁也不知道。
为了不虚此行,我把相机背上。
车子过了西陵长江大桥后,拐入朱家湾,然后来到了地方公路上,沿着江边的公路向下游方向行驶。司机问:“在什么地方?”我们说:“谁知道在什么地方,慢慢找吧。”
这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宽阔的江面上显得暮色苍茫。我们漫无目标地往前走着,心里却悬着。
司机说:“这么走不行,还是打听一下吧。”于是,问一中年人有没有吃鱼的地方,中年人说:“再往前走有个趸船,有鱼吃。”
经他一说,我们立即兴奋起来,看样子我们的大方向是正确的。走不多远,就来到了这棵老树跟前。
呵呵,这里的光景不错。我拿出相机准备拍照,打开一看,傻眼了:CF卡忘记装进去了!唉,怪我走时没检查,只好用仅有30万像素的手机拍照了。
坎下有一个趸船,想必就是这儿了。朋友先下去打探,果然是。
趸船旁边,有一些养鱼的网箱,环境十分静谧。
这是一个江岔子,长江的水在这儿显得温顺的多,可谓波澜不惊。
我们顺着一条小石阶下去,豌豆花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过了浮桥,来到趸船上,呵呵,不错,挺宽敞。
这就是养鱼的网箱。老板说:这里养了两种鱼,你们是吃江鲶,还是吃中华鲟?大家合计了一下,觉得江鲶吃得多,而中华鲟可不是随便能吃的。我悄悄问老板:“吃中华鲟有没有人管?”因为我知道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水下熊猫”和“活化石”,在亿万年前就有了。咱们都是守法公民,国家不允许做的事咱们不做。老板莞尔一笑,说:“要是不让吃的话,我早就去蹲大牢了,还能在这里开鱼馆?放心,这是人工饲养的,没事。”于是,我们要了一个中华鲟火锅,一个鲶鱼肚丝,一个香干炒莴笋片,一个炒土鸡蛋,一个炸小麻花鱼。
老板顺手把水边的一根绳子一提,只见网里活蹦乱跳的中华鲟还真不少,每条都在三四斤左右。老板拿一个抄网,捞了两条。
这中华鲟确实与一般的鱼种截然不同,色黑、头尖、无鳞、两侧有一条花纹。
我们人少,一条就够了,老板选了条稍大的。
用秤一称,是3.8斤。
你看,它的嘴在下部,跟海里的鲨鱼差不多。怪不得有人把它也叫做鲨呢。
老板宰鱼的方法独树一帜,先不破膛挖腮,左手拿着鱼头,右手一刀就剁下去,将鱼剁成两截,然后再由大至小,逐渐肢解,肠子和腮也是一边剁一边挖去的。至于怕不怕把苦胆剁碎,我也就没再问了。因为这样料理自有人家的道理。
你看,这与鲨鱼有什么两样。殷红的鲜血彰显着一个生命的结束。
在大厨忙活的时候,我们在一起边等边聊天。突然,我想起了一件事,说:“不好!忘了跟大厨说做成清淡风味的。在湖北,你只要不说,他必定做成家常味的。”朋友赶紧过去交代,但为时已晚,大厨已经把我最讨厌的豆瓣酱下进锅了。朋友回来说:“大厨说了这种鱼腥味重,要用豆瓣酱压压腥。”我遗憾地说:“错也。吃鱼就要吃清淡的,这样才能保住它的本味,原汁原味是饮食的最高境界。你想想,鱼如果没有腥味,那还能叫鱼吗?”为了不扫大家的雅兴,我把一句话憋在肚子里了——好好的一条中华鲟被弄糟蹋了!
这是鲶鱼肚,切成丝炒好,还别有风味呢。
一会儿,中华鲟火锅端上来了,锅就是一口炒菜用的黑铁锅,汤也黑黑的,豆瓣酱放了不少,外加辣椒皮,估计劣质酱油也放了不少。在看相上确实有些扎眼睛。我也无心拍照了,和大伙一起在锅里捞了起来。还别说,这中华鲟味道确实不错,鱼肉细嫩,入口即化,尤其是鱼骨,跟鲨鱼一样,还是脆骨呢。过去我在山东荣成的龙须岛吃过鲨鱼骨,白花花的,切得极薄,主人说,鲨鱼骨有防癌功效呢。以此类推,鲟鱼骨也应该有防癌功效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