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粗口者戒【图】

(2011-12-30 14:32:45)
标签:

粗口

博友

京骂

国骂

博文

杂谈

分类: 杂谈评论

网络:粗口者戒【图】

 

粗口者

文/高山寒雪  地点/三峡东岳庙

 

中国人有“国骂”,北京人有“京骂”。无论是“国骂”还是“京骂”,都少不了一个“骂”字。在我的博中,就有人骂过我。两个汉语拼音声母组成的网络字母,明白人一看就知道什么意思。那是一篇叫《万寿路夜市》的博文,阅读此文的粗口者没看清博文内容就胡乱骂人,我对此坦然置之,连骂人的粗话到现在还没删除,让他自己肮脏自己吧。《菜根谭》说:“小人自有小人的冤家”。果不然,不久就有正义的博友狠狠地进行了回击。粗口者最后不得不承认是自己看走了眼。

   

与英文相比,中国的方块文字一向是表达细腻的。许慎作《说文解字》用了22年的时间,说明汉字之多、释义之难。在这浩瀚的字海之中,文字皆以“六书”概之,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当然,骂人的粗字也不例外,往往用“六书”造字。有些粗俗字在现在的小型字典工具书中已经不收录了,只有古籍工具书或大型工具书才能查到,如粗口者常挂在嘴边的那个脏字,其实既是一个“会意”字,有些粗口者不懂得造字要领和规则,便写作其他的同音字等,足见其没读好书,甚感可笑。文明一点的就用“X”代替,。但不少网友连骂人的粗话都不会写,何谈骂人。其实,不少粗口者在网上都是写的“大白字”,还自以为是,不知脸红,不能不教人鄙视。稍有文化底蕴的人,都会感到极为浅薄、无聊和可笑。

   

粗口者,理屈词穷也。这是常理。大凡理屈词穷的人,都会冷不丁地冒出一句粗口。就像狗急跳墙一样,逼急了也会咬人一口。当然,这也是生存需要。但在网上,或在博客这块神圣的园地里,把粗口变为文字,实在是粗鄙者的低下。曾看过几个博友的博文,确实料理的不错,表面看上去都是高雅之士,思想、感情、好恶、谈吐、叙述、描写、议论,都给人一种儒雅气质,但有时冷不丁冒出几句“粗口”,顿时感觉像吞下了一只苍蝇感到恶心和反胃,人们对这位粗口的博友的崇敬之心也就打了折扣。有位博友本来是写一篇抨击社会暗流的文章,却满口脏字,使文章的“战斗力”大大削弱。有人评论道:先把自己的嘴擦干净再说话!

   

有人会说了,名人大家还不是有粗口。是的,此话一点不假。知名作家丁玲就在她的小说中说过粗口,骂一个“土娼”,小说中用的是原字。但是这个“粗口”,是出自小说中的人物之口。你看到这里,不仅不会对作家产生反感,反而更加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小说反映的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这是由语境所决定的。根本不像当下的一些粗口者,直白白、赤裸裸地捅娘骂老子。

   

每个人一生中不骂人是不大可能的。这也要看当时的语境。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也能听到一些粗口,这也是很正常的。但把粗口上了网、进了博,我看就没有必要了,它能败坏网络风气,污染网友眼睛,毁损人得善良,亵渎人的尊严。

   

鲁迅说:“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对不同意见,我赞成交流、商榷、探讨、议论等等,以把问题弄清楚为目的。粗口连篇,骂人成性,是卑鄙人所为,不足取。因为网络也需要融洽、和谐和文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