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最近摄距”问题
文/高山寒雪 地点/三峡东岳庙
无论是数码相机还是胶片机,都有一个“最近摄距”问题。它是指能够使影像聚焦的最近距离。在单反相机中,一般是指被摄体与焦平面的最近距离。
有些朋友在拍摄时,没有注意到“最近摄距”问题,因此,使拍摄出的图片模糊不清,关键是没有掌握相机聚焦的有效距离,即最近摄距。
这种情况在远摄端经常出现,当你把被摄物拉近时,相机总是聚不了焦,有时根本无法拍摄。这就是最近摄距没有掌握好。调整相机与被摄物的距离(远离被摄物),问题就迎刃而解。
一般情况下,任何一种相机,在它的产品使用说明书上,都会对最近摄距作出说明。如2cm、5cm、1.5cm等,但这个最近摄距是有条件的,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这个“最近摄距”。在广角端和远摄端,其“最近摄距”是不同的,焦距越短,最近摄距就越小(越近);焦距越长,最近摄距就越大(越远)。单反相机如此,消费型相机亦如此。
比如,一个28mm—210mm的消费型相机,在28mm的广角端时,它的“最近摄距”只有几厘米,当你把它推拉到210mm远摄端时,它的“最近摄距”就远远大于几厘米了,若继续用28mm时的“最近摄距”拍摄照片,是无法聚焦的。只有调整与被摄体的距离,使其更远一些,才能使其聚焦。
单反相机也一样,如一个75mm—300mm的镜头,在75mm时,它的“最近摄距”是1.5m,但在300mm时,其“最近摄距”显然大于1.5m的距离,不然是无法聚焦的。
当然,一般相机都有微距功能,但即使使用了微距功能,也还有一个“最近摄距”的问题。有的相机标注最近摄距是0cm,0cm也是最近摄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