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年初一:中南路(图)
图文/高山寒雪 地点/中南路
中南路是通往中南橡胶厂(一三七)的路。
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的1969年10月的一天,我家从青岛举迁宜昌时,这条路就有了。只是那时的路还是土路。那天的船提前到了一个小时,估计是半夜12点左右,从13码头下的船,接我们的解放平板车还没来。父亲性子急,说,我们慢慢往厂里走吧。于是,全家老小7个人,外加一个父亲的同事,浩浩荡荡从13码头沿路走来,到厂里时已是凌晨1:30左右了。这是我第一次走中南路。
接着,我在杨岔路的十一中读小学六年级、初中,每天都要走这条路。这条路路况很差,但没有什么想改变路况的愿望。记得有一次在学校排练《红灯记》,每晚要八、九点钟回来,那时正在修建焦(作)枝(城)铁路的宜昌段,要在中南路上架一座铁路桥,桥墩基础的井挖得很深,和我同行的一个女同学走着走着,竟掉进了这个七八米深井里,幸亏井壁比较舒缓,土又松散,才没出什么大事。
后来,随着中南橡胶厂的发展,泥巴路也改成了水泥路。这是通往橡胶厂的唯一的公路,也是通往家的唯一的路。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春夏秋冬,我都沿着这条路回家,从没迷过路。
这条水泥路渐渐地老化了,甚至有些破烂不堪。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了几十年,基本上属于“三不管”。曾经显赫一时的中南橡胶厂,经过几十年的摸爬滚打,也渐渐被边缘化了,声名也偃旗息鼓,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近几年,随着城东大道的修建,也带动起了中南路的改造。宽阔平坦的沥青砼路面代替了过去龇牙咧嘴、狭窄的水泥路面,中南路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像一个缩影反映着宜昌的时代变迁。
大年三十,妹夫打电话来,要我们一家初一到他们家玩。因为今年春节哥哥和三姐两家都到重庆去过年了,大姐、二姐分别在兰州和青岛,宜昌只剩下妹妹、弟弟和我三家。于是,我们一家立即告知岳父岳母家不去了,便乘车去了位于中南路口的妹妹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