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新嫁娘》(图)
摄影/制作/高山寒雪 地点三峡东岳庙
《新嫁娘》是唐代诗人王建所做的五言绝句。这首仅仅只有20字小诗,通过一个新嫁娘下厨的所作所为,反映了她勤劳、聪明、睿智、有心计的性格特征,也蕴含了她小心翼翼处事的心理特征。细细咀嚼,趣味无穷。
第一句“三日入厨下”,写的是新娘嫁入夫家后,三日后开始下厨房做饭。古代有嫁入夫家三天后下厨的习俗,当然诗中的“新嫁娘”也不例外。这种约定俗成的规矩成了新嫁娘的第一堂人生课,也是夫家人尤其是婆婆对儿媳是否贤惠、能干“第一印象”的检验。
第二句“洗手作汤羹”,意味着新嫁娘从这天开始就融入了夫家和婆家人大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洗手”二字,不仅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洗手,而且有“从现在开始”的意思,一改过去在娘家深藏闺房、不近厨灶的生活方式,洗手挽袖,摩拳擦掌地制作起“羹汤”来。
应该说前两句语言通俗易懂,寥寥两句,就把一个新嫁娘初下厨房的生活场景娓娓道来,时间、地点、动作、事件等交代的的清清楚楚。为后两句中值得玩味的“诗眼”奠定了基础。
“未谙姑食性”一句,道出了新嫁娘初来乍到,还不知小姑的饮食嗜好的情形。一般来说,小姑子是婆婆的“小棉袄”,她最了解婆婆的“食性”,了解了小姑的食性,也就大致上掌握了婆婆的食性。这一点正是作者暗藏的玄机,道出了新嫁娘的聪明之处,不直接说“未谙”婆婆的食性,而通过小姑来间接地了解婆婆,反映了新嫁娘的睿智推断能力。
“先遣小姑尝”一句,是该诗的“诗眼”,也是点睛之笔。姑嫂关系往往是很微妙的,处理的好,就像亲姐妹一样,处理的不好,则可能不共载天。聪明的新嫁娘自然明白这其中的玄妙,于是先请小姑尝尝羹汤的味道,以此来试探婆家对饭菜的口味。这一点,既反映了新嫁娘有心计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在古代儿媳地位低下的历史条件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处事心理。可以说,这首诗从另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家庭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五言四句是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通常叫做五言绝句。有仄起、平起二格。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到了唐代与近体律诗如孪生姐妹,并蒂双花,以其崭新的异彩出现在诗坛上。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五言绝句的最大特色。这首《新嫁娘》正是这种五言绝句的代表。
【小贴士】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如该诗首句的韵脚是“下”(韵母为ia),第二句韵脚是“汤”(韵母是ang),二者之间没有谐音关系,一三句均与韵脚无关,只是二四句为韵(韵母均为ang);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