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花源记》中的“落英缤纷”作何解?
图文/高山寒雪
地点/三峡东岳庙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妇孺皆知的旷世名作。这篇名作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和谐、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令人百读不厌。
在这篇散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对“落英缤纷”这一成语,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烂熟于心了。但“落英缤纷”到底作何解,说法却大同小异。或曰“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或曰“落下来的桃花瓣散乱在地上”;或曰:“落花纷纷”等等。不管怎么说,始终离不开“花落”这样一层意思,其真正含义是指“花谢”。这一说法是有根据的。《说文解字》对“落”字作了这样的解释:“落,凡草曰零木曰落”。零,即落。《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对“落英”解释是:“落花”,并举例“落英缤纷”。该词典对“落”的解释是:“物体因失去支持而下来”,并举例“花瓣落了”。其实,各种教科书也对“落英缤纷”作了上面的释义。因此,对“落英缤纷”作“花谢”的解释应该是没有异议的。
但是,我在上大学时,一位对古汉语颇有研究的教授,却作了相反的解释。他说:“所谓‘落英缤纷’的‘落英’,是‘花开’的意思,而且是花刚刚开,或者说花刚开始开。”听到这一说,我等都懵了。他说,一项工程完工叫“落成”,即刚刚建成,这里的“落”就是开始的意思。因此,“落英缤纷”是指桃花刚刚开,而且开得很多,并不是花已经谢了。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在“落英”的词条下确实见到了这样的释义:“初开的花”。
就《桃花源记》的语境看,窃以为作上述两种解释都是可以的,无论是“花落”,还是“花开”,都营造了一种桃花美丽缤纷的氛围,对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文章的主题没有多大的影响。不知各位圈主和博友有何见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