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斟酒趣闻

(2007-11-28 08:33:19)
标签:

我记录

职场故事

奇闻/逸事

分类: 文学艺术
   喝酒的人来说,如何斟酒也是有些名堂的。一概而论或一视同仁,那你的酒未必斟得下去。经历了一些场面,也就看到了一些有趣的故事。
    让客人喝首先要自己带头喝。这是一位要好的朋友说的。他的酒量并不大,但喝酒极爽快。他做东时,总是先把自己的杯子斟得满满的,并且带头喝。我劝他斟酒趣闻慢慢喝。他却说,自己不带头喝,客人怎么能喝呢?因此,常常是客人未醉自先醉。像这样的朋友,你不能劝他喝,适可而止是明智的选择,也是对朋友的关心。
    你想斟就斟吧。我遇到一个人,是个领导,喝酒的风格颇有些大将风度。在酒桌上,无论酒杯有多大,你给他斟酒,他从来不阻拦,任你斟。有时看到半斤装的杯子斟得满满的,真为他捏一把汗。而他却若无其事,一口一口地喝着,喝完再斟,他也不推辞。像这种风范的人,你斟酒时不必有顾虑,大胆地斟就是了。令人遗憾的是这位领导已去世多年了,去世的原因是否与酒有关,就不得而知了。
    你生怕我喝少了。与领导在一起喝酒时,若有其他客人在场,千万不要给自己的领导斟得太满,不然,领导就会说这句话。一次,一个秘书不知道这个“潜规则”,在客人面前给自己的领导斟得满满的,并且频频给自己的领导敬酒。酒后,这位领导对秘书说,你也不长个眼事,连对象都搞不清楚,分不清主方客方,弄到自己人的头上了。说得秘书无话可说。
    下次喝酒不带你们了。多年以前,我们几个秘书与一位领导陪同新华社的一位资深摄影记者吃饭,用得是两钱左右的小杯,这位领导满斟满饮,频频举杯。人家记者酒量无底,来者不拒。我们几个秘书当时还十分钦佩这位领导的海量呢。但几杯过后,记者开始回敬了,这位领导碍于礼貌,不好推辞,只得陪着喝,谁知酒量有限,很快就招架不住了。当我等回过神来得时候,他已酩酊大醉了。过后,他严肃地对我们说,下次喝酒不带你们了!我等笑着说,就是因为你带我们太少了,所以不知道你酒量大小。不然,我们早就给你挡驾了。
    自斟自饮。很早以前,我们单位有个总会计师,颇有些酒量。他虽然一大把年纪了,但对杯中之物仍乐此不疲。在酒桌上他喝酒的风格可谓独树一帜。杯子斟满后,只顾自己喝,并不管别人。酒桌上的敬酒辞和客套话对他不适应。一杯喝完了,自己又斟一杯。其他人喝不喝与他无关,他只沉浸在自己营造的世界里了。和这样的人喝酒也爽快,用不着讲客套。
    喝了酒就哭。有一个远方亲戚,酒量有些寒碜,都四十多岁的人了,每次喝完酒就哭,一边哭一边把自己人生的坎坷讲的一塌糊涂,弄得大家不知道说啥好。哭了几次后,再喝酒时,没有人给他斟酒了,更没人劝酒了,以至他想喝大家不让他喝。怕他再哭哭啼啼,弄坏了大家的好心情。
    被扶回家的人。有一位同事,刚调来的时候,不知道深浅,总是满斟满饮,颇有些豪放气概。但不一会便由豪言壮语变为不言不语了。大家再给他敬酒时,他竟躺在沙发上了,酒席散场,他也睡着了。大家只好把它扶回家,交给他老婆。一两次后,就是说破天他也不喝了。
    非“店花”斟酒不喝。这不,昨晚又遇到一奇人,大家喊他X处长,是业主退二线发挥余热的老干部,看上去接近花甲之年了。斟酒时他说不喝,于是服务小姐拿来了酸奶。刚准备斟酸奶,有领导推荐一种刚问世的“枝江大曲1998”,让他尝尝。在大家的一再劝说下,勉强斟了一两酒。等他喝完了,我去斟酒时,他死活不斟。这时一把手给我使眼色,让我不劝了,并吩咐另外一个人去喊人。过了一会儿,一位堪称酒店“店花”的小姐来了,小姐把酒瓶一拿,这位可以当她爷爷的X处长乖乖地、笑呵呵地让小姐把酒斟上,而且斟的比第一次还要多。原来一把手摸准了X处长这口,十分奏效。你看,这斟酒的学问多玄妙啊!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