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朋友,平时工作很努力,热情高,累,并快乐着。一个偶然的机会,当他听到和他做同样业务的一个同事工资收入比他高时,他受不了了,想去找领导理论,又怕下课,本来十分快乐的他,变得郁郁寡言,整天被一种无名的痛苦折磨着,人也瘦了一圈,快乐的日子从此与他无缘了。
在现实生活中,像他这种例子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分析其原因,就是在比较中,心态发生了失衡,心理发生了偏移,由于没及时得到调整,导致了最终的严重后果。
比较,是人的一种最常见的心理活动现象。人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常常会把自己与别人进行比较,尤其是常常对“同类”进行比较,一旦发现别人比自己好时,心理的天平就会发生倾斜,越想越觉得不平衡,最后把自己的情绪弄得一团糟,不仅影响工作,甚至影响家庭生活,严重的还会患上抑郁症,再严重的可能发生自残、轻生等严重后果。因此,如何在比较中调整失衡的心态,不能不说是当今社会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问题。
有人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人莫过于叫花子。这话虽然说的有点低俗,但也道出了一个真谛,这就是人的期望值的实现程度是与人的快乐成反比的,实现不了的高期望值,必然带来不快乐;能够实现的低期望值往往使人感到快乐。期望值和比较是一对孪生子,没有比较可能就不会产生期望值,同样没有期望值,比较也就失去了参照系。一个叫花子如果和比尔盖茨比较,他应该去自杀。因为他们一个生活在天堂,一个生活在地狱。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的叫花子没去自杀呢?因为他们没有进行比较。因此,他们生活的很自在,很快乐。他们唯一的期望值就是有一口饭吃,仅此而已。
有一句老生常谈的话,叫做“知足者常乐”。这句话可谓经典无比。所谓知足,就是对当前的现实生活或工作感到满足。人的愿望得到了满足,人就是快乐的。如果一味地埋怨生活的清苦和工作的无奈,烦恼和郁闷就会接踵而至。需要指出的是,我并非是指人要甘于现状,不思进取,抛弃人生的理想追求。而是指人要丢掉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比较,丢掉那些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高期望值,用心地品味和营造自己的生活,用心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快乐就会永远与你相伴!
我非常喜欢这样一句话:“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若是我们常常用这句话在比较中调整自己失衡的心态,就会感到无比的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