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的傍晚,我给妻打电话。她在那头忙不迭地说,我正在江南紫阳,你过会再打。说完就把电话挂了。
我很纳闷,要吃饭的时候,大老远的跑到江南干什么?而且还在紫阳?说起紫阳,我会产生一种幸福感,那是我爱情萌生的地方,就在那个简陋的技校,我和妻爱情的种子开始发芽......后来技校搬走了,剩下的一排排平房,成了一部分困难职工的栖息地。说难听一点,就是一片棚户区。这么晚了,妻到那里干什么?难道是去重温初恋的旧梦?我越想越远了......
晚上约9点,妻把电话打过来了,她这才把紫阳之行的目的原原本本讲了。原来,她的班上有一个学生叫张坤,父母离异后,这个男孩归父亲抚养,为了生计,父亲到远在四川的溪洛渡电站打工去了,现在只和奶奶两人住在紫阳,每天要来回两趟坐车上学。一个缺乏父母之爱的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可想而知。奶奶虽然疼爱孙子,但只能料理孩子的吃穿。因此,作为班主任,妻决定把张坤接到自己家,来照顾他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可以缓解孤寂单调的生活方式。妻说,从周一开始,张坤就与她一起生活和学习了。
妻所在的学校离我家近得不能再近了,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在我家的阳台上可以与教室里的学生对话。因此,学生住在我家,可谓得天独厚,上学真是方便极了。
张坤是第三个来我家住的学生。
第一个学生是个女孩儿。她长了一张圆圆的脸,两只大眼睛明亮而有神,十分可爱。我从工地回家第一次见到她时,她忽闪着长长的睫毛,呆呆着看着我,竟不知道喊我什么。她的母亲在一家酒店当老板,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因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顾她,于是她成了我们家的第一个小成员。在周末的时候,她母亲便把她接回家。因此,我每次回家,见到她的机会并不多。她在我家呆得时间也不太长,后来转学走了。
第二个学生是个男孩。父母都是职工,但都在外地工作,属于留守儿童。这个孩子的到来,还使我们夫妻爆发了一场战争。
他叫刘义军,和第一个女孩不同,他周末也住在这里。过惯了两人世界的我,感到平静的生活中陡然增添了一个尾巴,就象一泓平静的湖水突然扔下了一块石子......你要上街,访友,聚餐,购物,甚至看望父母等等,你都要带上他。开始,我心理很不适应,经常对妻发一些无名火,有时干脆故意找茬,寻衅滋事。于是,夫妻之间的战争在所难免......加上妻要给他洗衣、辅导、做饭,还经常与他父母通电话,把相当一部分精力用在他身上了,因此,更使这场家庭战争火上浇油......
看到妻日益忙碌,人也消瘦了一圈,我不免动了恻隐之心。我开始理解妻并改变自己,帮助妻做一些工作,甚至帮刘义军辅导作文。对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我来说,辅导他的作文还不小菜一碟!渐渐地我开始适应了,和刘义军的感情也逐步加深了。
然而,一学期结束暑假过后,当刘义军的父母再次找到妻要求继续带时,妻断然拒绝了。而后,刘义军的父母三番五次地找到妻,妻都以种种理由婉拒了。我想,这里面的玄机只有我最清楚。
这次是第三个学生,妻一说此事,我就满口表示赞同,给予了她很大的支持。张坤还没来,我就不停地打电话询问情况,好象我比她还关心似的。妻平静地说,床单、被子和生活用品都准备好了,你不用操心了。我说,我要把你的仁爱之心在博客上发表。妻说,不要发表,还不知道情况怎么样呢?我说,不管情况如何,只要有仁爱之心就足够了!
今天中午,我打电话问张坤同学到了没有?妻说,到了,是他奶奶送来的,奶奶心很细,带了很多东西。我说,那你就辛苦了!妻在那头开心地笑起来了,说,不给你说了,我要做饭了。
这次,张坤双休日也住在我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