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谈评论 |
保命钱的黑色幽默
高山
家里的米或油吃完了,如果我说去某某大药房去买,你一定会说我精神不正常;家里的洗发精或卫生纸用完了,如果我说去某某大药房采购,你一定会骂我是个疯子。然而,事实上你都可以做得到,林林总总的各类大药房几乎都可以满足你想买的任何商品。
现在各类大药房已经将经营范围不仅仅锁定在所谓处方药或非处方药了,也不仅仅卖一些花样翻新的所谓保健品了,他们所提供的商品已经与治病防病风马牛不相及,什么化妆品、洗发精、洁厕灵、去污剂、卫生纸、餐巾纸、高压锅、电饭褒、泰国米、色拉油等等,等等。可以说,凡是你想要的东西几乎都可以买得到,而且这些商品的价格都比一般超市贵得多,但人们总是乐此不疲,趋之若鹜。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在大药房买东西不要钱?回答是令人意外的。确实人们把医疗卡上的钱不当钱。不仅是年轻人,就连大小病不断的退休的老人,也都把这些保命钱给“挪用”了,基本上可以称之为“用光吃光”。可以这样说,医疗卡上的钱,持卡人除了在大药房消费时才拥有支配权外,在其他地方就不是“钱”了,自然也就无法支配了。各大药房正是瞄准了这一巨大商机和垄断式的经营,才使各种各样的大药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大街小巷,并且使经营范围呈现出畸型的发展态势。
笔者曾在大药房买过药,在刷卡时,女销售人员竟吃惊地说:“哇,还有这多钱!没见过。”言下之意是:“你怎么不用它买其它东西呢?简直太傻了!”她的另一句潜台词是:“人家早就把钱刷光了,你怎么不用呢?”
建立医保本是国家和企业为保障人们看病就医、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项利国利民重要举措,然而这种初衷却并没有实现,反而成了一些大药房谋取暴利的来源。这一暴露在保命钱黑色幽默背后的问题,难道不能引起政府和社会的深思吗?
2006-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