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于功利终于创新
(2021-05-20 13:56:53)
标签:
你都不知道哪朵花会开 |
分类: 研究生的素质提高 |
前天我将修改后的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细则发给我的学生们,目的是让他们对照一下,自我预先评个分,然后我给出去年的上线分数,如果差距较小,在接下来的4个月就有针对性地培养一下,目标是多得国家奖学金,要保持去年我的学生们得了4个国家奖学金的记录(超过是不太可能了),经过预估,有2人比较有把握,还有2人差距较小。
H和L首先提出的方案是将论文投到开源期刊上去。当场被我否定了,因为这种方案是直接将导师的经费移到学生的钱包中,而且全日制研究生发开源期刊论文会被他人看低,对其长远的发展有负面影响。
于是我就启发H,你缺的分数不多,可以尝试着写一个发明专利,我们的规则是只要专利号下来了,就可以得分,而且3个月内即可完成,时间也充分。
我将我们以前申请专利的模板发给他,并指导了相关注意事项。H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就提交给我一份专利申请书,我一看,这哪里是发明啊,全是成熟的技术,没什么创新,当成能力提升的学术训练没有问题。
怕学生受到打击,我就将给博士生上课时抛给他们的相关创新思想重新抛给他,也正好可以在他的技术上加以改进。因为他以前的程序较为成熟,H用了不到2小时就完成了改进实验,然后兴奋地告诉我,用了两艘船做实验,恶劣海况和超恶劣海况4组实验最差的效果都比原来提升了36%。
受他的情绪感染,我回复说:厉害,你看我一启发,你就灿烂了。
学生H说:老师还是您厉害,我都没想到可以,您的方法确实好使。
这真是起于功利终于创新啊。
本来这个创新方法两年前每次给博士生上课都会重复地抛给学生们的,都没有得到任何反响,结果被H捡了个漏,会连续发表多篇论文,如果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也基于此,则会很快博士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