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该“辩证”地看“养生”

(2011-10-21 08:21:11)
分类: 随笔

    记得在《三国志》中有一章节专门讲神医华佗,其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人一起找华佗看病,症状一样,都是头痛发热。华佗却让一个人吃泻药,另一个人吃发汗药。有人就问为什么他们症状一样,但治法却不同。华佗回答道:“他们一个是因为肠胃有病,一个是受了风寒,治疗方法当然不一样了。”果不其然,到了第二天早上,两个人的病情都大为好转。

    其实这类故事在中国名医历史之中屡见不鲜,其实质反应的是中医的一种精神:辩证。看似症状完全一样的病,其实病因可能大相径庭,如果用一种治疗方法当然是不恰当的。最近一年我粗读了一些关于中西医治疗方式的文章,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通过望闻问切了解最根本的病因,然后通过中药的调理慢慢改善最根本的身体问题,从而治疗病痛。由于中医治本,加上中药改变身体机能的速度较慢,所以西医引进中国后,流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人,西医治病;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中西医的结合实现了速度和疗效的统一。

    这些年,中国人讲究养生,我一般会定期逛当当网书城,在我的印象中,首页的畅销书目录中总是少不了关于养生类的书籍。比如关于如何把吃出来的病又吃回去之类的,有时候好奇地进去看看,无非是教你食疗,但是食物都有不同的性质,而人体的性质也各不相同,甚至引起同一种病的原因也差别迥异。如果说同一类食物就能解决不同病因引发的疾病不是太荒谬了吗?

    记得几年前,湖南卫视请过台湾的一位养生大师林博士,他在电视节目中现场演示哪些食物如何饮用治疗什么身体问题,还时常迸发出一些有意思的言论,比如:牛奶是给牛喝的,不是给人喝的。梨不能削皮吃,将梨和皮分离后梨肉和皮就都没有营养的了。节目火了之后,林博士趁胜追击,出了不少关于养生的畅销书,风靡一时。谁知不久就有媒体披露,这位林博士的博士文凭是假的,后又有专家研究推翻了他之前的那些荒谬的论断。所以如今,我们照样肆无忌惮地喝牛奶,照样将梨削皮了吃。

    最近,我又看了几期湖南卫视《百科全说》节目,同样是关于养生类的节目。节目中的一位养生专家说:人的肤色其实就是脾的颜色。看到这里我就产生疑问了,得黄疸病的病人很多脾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他们的肤色一般是深黄色的,那么这个“人的肤色其实就是脾的颜色”论断就是不成立的。我还见过胆有问题的病人,由于胆汁流入血液,他们的肤色常常呈现黑紫色,那又如何解释呢?所以这个节目只看了两期,我就没继续看下去了。连中医学中最基础的“辩证”都不懂的人何谈“养生”?

    一些养生专家只是告诉大家什么食物好,什么食物对身体不好。可是也不是所谓好的食物就适合所有的人,例如红枣是补血的好东西,尤其适合女性朋友,但是红枣性温,对身体湿热的人是不适合的。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真正的养生专家应该告诉大众如何去寻找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养生之道,如何辨别哪些食物适合自己,哪些食物应该少吃。

    其实说白了,养生的道理和做人一样,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