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拿起本科老师曾老师的《百年报人之路》,翻看着上面的赠语和留名,仿佛看见这些年我一路走过来的印记。接近20年的求学之路,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无论是哪个阶段总会遇到良师,影响我的人生轨迹。
记得读高一的时候,我很崇拜语文老师,他总是出口成章,会背很多古诗词,经常讲课时突然想起某首诗词,然后写在黑板上,跟我们分享他的感悟,听得我们如痴如醉。他会帮我们校对《葬花吟》,他对古典文学非常热衷,那时的我想我将来也要跟他一样博学古典,跟他一样可以随意地评论那些生僻的文章,对成语的理解和用法了如指掌。对文学、古典文学尤其是古诗词的爱好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高中时着实遇到了很多好老师,班主任刘老师幽默敬业,对学生关怀备至,政治老师刘老师讲课妙趣横生,地理老师高老师耐心细致。我至今还记得刘老师说过“年轻没有失败”,记得高老师在临高考时跟我们说“即使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登上珠穆朗玛峰,至少每个人都可以走上青藏高原”,记得我没考好的时候,高老师跟我说“这道题别人做错就算了,但是你就一定不能错的”,距离高中已经过去10年了,但是那三年的生活我记忆犹新。那个时候开始爱上苏轼的豪放词、李煜的婉约词、李白杜甫的诗,那个时候开始养成写诗写随笔的习惯。那个时候知道一定要努力读书,知识改变命运。那个时候学习很专一,友情很纯正,那个时候的朋友至今联系的注定是终身的挚友。高中毕业以后,我因为没有考进自己理想的大学耿耿于怀,一直没有跟班主任联系,直到考上武大新闻才给班主任发短信,他回话:“我再不希望五年以后才知道你的消息”,我顿时热泪夺眶。那样纯真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但是那些老师同学永远烙在我的心底深度,那是我最怀念的一段岁月。
读湖北大学有点不情愿,总觉得太屈才,有点玩笑。读本科期间我不务正业,每天狂看小说、诗词,写随笔文章,交笔友,自己的专业也没有好好学习。大一时就计划着考研,但是又有点灰心,直到听到曾老师讲的新闻史才开始对专业有了兴趣。那个时候曾老师讲史跟讲小说一样精彩,加上他本人和善幽默敬业,大家都很喜欢他,上他的课不点名大家也不会逃课。考研的时候我凭着自己的兴趣报考了武大新闻学新闻发展史方向。导师周老师第一次见我问我“你为什么选新闻史方向”,我回答“因为我喜欢历史”。
周老师是一个纯粹的学者,对学生要求很高,辅导学生很细致,跟着他很累,但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看着学校里面很多老师争名逐利,为了升职不择手段,周老师的生活显得如此清幽雅致,只是读研的日子实在过得太快了,第一年我们还是新生,第二年就已经是毕业生了。那些快乐无忧的时光在我们还来不及享受时就已经结束了,留下的是踏入社会前的焦躁和激动。美丽的珞珈就这样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无法触及,挥之不去。毕业论文我的外校评委是我本科老师曾老师,我趁机向他求得他的著作,看着他写了赠言,签名。我的学生生活划下了句号。
当然,除了这些老师,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爸爸。爸爸是学历史的,我记得从小家里就堆满了历史书,那些都是爸爸大学时候的教材;爸爸也是个爱书的人,所以家里很多书;爸爸爱画,参加过全市的画展;爸爸爱唱歌;爱运动;爸爸性格乐观开朗温和,有很多朋友。所以他的女儿从小爱唱歌、爱绘画、爱看书、爱历史、喜欢笑。很随性,只是很懒,不爱运动。
看着现在的自己,总能找到一些关于他们的印记,我沿着他们的痕迹一步一步走过来,我翻看他们的书,铭记他们的教导和鼓励,我把他们当做我的目标,不断向他们靠近。我很认真地学习和生活,不要辜负他们,希望有一天能像他们一样。而那些深入我心的回忆和话语将一直伴随着我,走过复杂社会中的坎坷、风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