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刘墉「纯文学系列」 |
四月中旬离开家,回来已经八月底了。
飞机开始下降,妻突然转过脸严肃地说:「你不在家,请我爸爸帮你带孩子,孩子要是死了,你可千万别怨。」大概怕旁边人听了奇怪,又补一句:「我是说你的那些花。」
她不提还好,这一说,我的心就更不安了。不安从没停过,只是人在外,无能为力,直到回家的前几天,才忐忑得厉害,昨夜还作个梦,梦见我临窗的七盆君子兰全死了。大概这也是近乡情怯的一种吧!怕故乡不再是记忆中的那个样子,怕自己回到故乡,反而成了异乡人。
车近家门,就见一道水柱,原来岳父正在浇花。离家前,我把些比较不怕冻的,像是香蕉、橘子、月桃、槴子、昙花、墨竹、七里香和曼陀罗,先抬到了院子,心想既然没人能像我在屋里伺候她们,只好交给老天爷养。未料才到台北就听说纽约接连几日春寒,把香蕉全冻死了,金橘树的叶片也冻白了。可是今天没下车,先见几片大大的香蕉叶,三株小橘子更是结实累累。
岳父显然很得意,指着墨竹说搬出来时,叶子快掉光了,现在长得多好;又用水喷着无花果说,原来以为靠院子里的喷水系统,不必再管,后来发现叶子变黄,赶紧补浇,而今结实已经上百。又带我走到前门,说不知为什么菊花长得那么高,怕倒下来,不得不用绳子绑成一团。最令我惊喜的是进屋看见一排君子兰,非但叶子没黄,而且长得更茂盛了。
可不是吗?原以为山河变色,回来才发现离家四个多月,那些植物反而长得更好。这事我早有感触,过去远行,太太帮我照顾一百多盆花,就往往比我强。可能植物也像孩子,觉得别家的饭更好吃,得常换着吃。也或许如女人说的,不能总搽同种的化妆品,隔阵子换个品牌,更有保养的效果。相信我太太跟我岳父,一定浇水施肥都跟我不同。有些植物,我照书上指示,多施磷钾,少施氮肥,又在盆土干了一吋之后才浇水,不过表现平平,但是换到「他们」手里,多肥多水,那植物居然脱胎换骨。
走到窗前,君子兰果然长得不错,除了叶子背面有些白白的软介壳虫,数一数,居然还由旁边新窜出四棵小的。只是往下看,叫声「好险」,因为那些花盆都放在青花瓷缸里,老人家大概只顾往盆里浇水,没想到下面缸中已经积水三吋。再转头看桌上的蝴蝶兰,也是积水盈吋。妙的是,照往常的经验,兰花的根早该泡烂了,而今非但没烂,反见两条肥肥壮壮的根,从盆底伸出来。
相信这与夏天有关,换作植物休眠的冬季,早死了。幸好我出去的这阵子,正是植物最需水成长的季节;也幸亏我及时回来,否则秋天一到,成长迟缓了,过多的宠爱就成为溺爱,非溺死不可。
走上楼,屋里的长廊和屋外的阳台上,各有一盆昙花,成为强烈的对比。艳阳下那棵,晒得遍体鳞伤,处处焦黄,妙的是有些焦黄的地方都蜷了,却在叶梢冒出花蕾;屋里那棵绿得虽像翡翠,却生了许多木虱,而且不见半个花苞。大自然很妙,风雨往往是最好的除虫者,许多虫,像是螨,在屋里能布满叶子的背面,拉出一根根长丝,在上面爬来爬去,但是只要放到室外,淋几场雨,牠们就全报销了。也不是真报销,是成为地下组织,等有一天进了屋子,再伺机蠢动。也可以说,温室保护了好花,也保护了土匪。但是再想想,哪个土匪不是从屋外来的?牠们是木马屠城,先躲在暗处,再潜入人家。所以在外面长得多么健康的植物,搬进温室之前都得施一遍杀虫剂。我甚至发现,屋里的花只消放在室外半天,就可能怀了「野种」。讽刺的是,屋里病入膏肓的植物,最好的整治方法,却又是搬到室外日晒雨淋,而且愈摧残,愈开花。昙花上的那些虫子令我浑身发痒,赶紧把她拖到阳台上。
走出后门,映眼的是琴叶榕和印度橡胶的大叶子,行前作「环状剥皮」,绑上水苔的地方,已经长出许多根,只待天凉就可剪断移植了。走下后院的台阶,牡丹和芍药的叶片白白的,显然有了灰霉病。这似乎无法避免,多年来就算我过午不浇,甚至喷硫磺水,都无效。所幸霉归霉,第二年照样开出碗大的花朵。只是抬头,心一惊,院子里的草坪,四个月前还「春草如碧丝」,而今居然变成癞皮狗。而且有些地方被强风吹开,好像掀起一层皮,露出里面大地的「肉」。我走过去,摸摸那些枯黄的草地,被烫得吓一跳。这是恶性循环,当草地健康的时候,一根根细细的草叶挺立着,阳光就算炙烈,也能彼此遮挡;加上叶片多,接触空气的地方大,热力很快消散。相反地,当有些叶子黄了、萎了,一片搭着一片,甚至盖在别的绿叶上,则阻挡了空气的流通,好比我手上摸到的这片薄如纸的黄草皮,她们一点也不缺水,下面土壤潮潮的,但是炙热的大地和上面这层「草纸」,反而把潮气封在其间,成为草坪的杀手,也成为细菌的温床。当有些植物退场的时候,自然有些植物登场,好些不知名的野草,正在那癞皮间发芽。大自然充满机会,当你没机会的时候,正是别人的机会。
可不是吗!去年冬天冻死几棵石楠,原本空了一大块,而今旁边的桑树,早已填补了位子。往湖边看,感触更深,行前我花两个礼拜,整理得清清爽爽的山坡,已被一大片近人高的野蒿、「别碰我(Touch-me-not)」和攀爬其间的金银花、牵牛花及野蔷薇取代。「别碰我」是这两年不知由何处移民来的,起先听说她的名字,以为是毒草,后来查书才知道恰恰相反,她们非但不毒,而且汁液有治疗毒藤伤害的效果,书上说得妙「偏偏那些毒藤和带毒刺的植物,往往跟『别碰我』作邻居。」
金银花正盛开,好多大黑蜂忙着穿梭,每钻进一朵花,那花枝就一坠,吸完蜜飞开,花枝再弹回,远远望去,此起彼落,好不热闹。其中一只横着移动,飞得很不寻常,原来是蜂鸟,由墨西哥过来的远客。
湖滨高架的步道上,本来干干净净,而今也爬满了长春藤。那是我前年一小段一小段种下去的。种完之后天就寒了,去年还一副蔫像,想她不保,未料再隔一年,竟变得如此猖狂。只是猖狂也造成问题,她们一路爬,爬上山坡,也爬上我原先种的小柏树。柏树被遮了光,非死不可。我用力把长春藤拨开,拨不动的则拉,拉出一长串,还带出好多泥土。只是我一边拔、一边想,我种柏树和长春藤不是都为了防止山坡上的土壤流失吗?长春藤显然比柏树更能抓住土壤,而今就算「属下」一个杀了一个,只要我这「主子」的目的达到了、江山稳住了,又何妨?
今年夏天显然雨水较少,仲春浸上石阶的湖水,已经退出一丈之外,露出下面大大小小的石块和枯枝朽叶。石块间不见积水,也没青苔,可知湖水并没有因为晴几天、雨几天,而时进时退。少了进退,就没了生孑孓的水漥,怪不得岳父说今年蚊子不多。少雨的季节,湖水也特别清澈,因为这是冰河湖,湖底本无泥,造成混浊的都是湖边堆积的朽叶。当湖面缩小,朽叶没被水浸泡,自然不会腐烂。
走到湖边干涸的地方,除了大大小小的石块,居然还有一片沙滩,许多鱼看见我,急着潜逃,大概因为水浅,居然一只只翻到水面,泛出点点银光。太阳西斜,水上流金,逆光望去,菖蒲和杨树上挂着好多白花,定睛,才知道是大雁和绿头鸭掉下的羽毛。湖上风不定,柳条簌簌,摆左摆右,从直直的柳叶间看横横的水纹,好像织起一个个会动的方格子。突然听见水面啪喇,伴着圈圈向外扩张的涟漪,右侧草丛中蓦地一闪,一只大灰鹭正向湖心飞去。
飞机开始下降,妻突然转过脸严肃地说:「你不在家,请我爸爸帮你带孩子,孩子要是死了,你可千万别怨。」大概怕旁边人听了奇怪,又补一句:「我是说你的那些花。」
她不提还好,这一说,我的心就更不安了。不安从没停过,只是人在外,无能为力,直到回家的前几天,才忐忑得厉害,昨夜还作个梦,梦见我临窗的七盆君子兰全死了。大概这也是近乡情怯的一种吧!怕故乡不再是记忆中的那个样子,怕自己回到故乡,反而成了异乡人。
车近家门,就见一道水柱,原来岳父正在浇花。离家前,我把些比较不怕冻的,像是香蕉、橘子、月桃、槴子、昙花、墨竹、七里香和曼陀罗,先抬到了院子,心想既然没人能像我在屋里伺候她们,只好交给老天爷养。未料才到台北就听说纽约接连几日春寒,把香蕉全冻死了,金橘树的叶片也冻白了。可是今天没下车,先见几片大大的香蕉叶,三株小橘子更是结实累累。
岳父显然很得意,指着墨竹说搬出来时,叶子快掉光了,现在长得多好;又用水喷着无花果说,原来以为靠院子里的喷水系统,不必再管,后来发现叶子变黄,赶紧补浇,而今结实已经上百。又带我走到前门,说不知为什么菊花长得那么高,怕倒下来,不得不用绳子绑成一团。最令我惊喜的是进屋看见一排君子兰,非但叶子没黄,而且长得更茂盛了。
可不是吗?原以为山河变色,回来才发现离家四个多月,那些植物反而长得更好。这事我早有感触,过去远行,太太帮我照顾一百多盆花,就往往比我强。可能植物也像孩子,觉得别家的饭更好吃,得常换着吃。也或许如女人说的,不能总搽同种的化妆品,隔阵子换个品牌,更有保养的效果。相信我太太跟我岳父,一定浇水施肥都跟我不同。有些植物,我照书上指示,多施磷钾,少施氮肥,又在盆土干了一吋之后才浇水,不过表现平平,但是换到「他们」手里,多肥多水,那植物居然脱胎换骨。
走到窗前,君子兰果然长得不错,除了叶子背面有些白白的软介壳虫,数一数,居然还由旁边新窜出四棵小的。只是往下看,叫声「好险」,因为那些花盆都放在青花瓷缸里,老人家大概只顾往盆里浇水,没想到下面缸中已经积水三吋。再转头看桌上的蝴蝶兰,也是积水盈吋。妙的是,照往常的经验,兰花的根早该泡烂了,而今非但没烂,反见两条肥肥壮壮的根,从盆底伸出来。
相信这与夏天有关,换作植物休眠的冬季,早死了。幸好我出去的这阵子,正是植物最需水成长的季节;也幸亏我及时回来,否则秋天一到,成长迟缓了,过多的宠爱就成为溺爱,非溺死不可。
走上楼,屋里的长廊和屋外的阳台上,各有一盆昙花,成为强烈的对比。艳阳下那棵,晒得遍体鳞伤,处处焦黄,妙的是有些焦黄的地方都蜷了,却在叶梢冒出花蕾;屋里那棵绿得虽像翡翠,却生了许多木虱,而且不见半个花苞。大自然很妙,风雨往往是最好的除虫者,许多虫,像是螨,在屋里能布满叶子的背面,拉出一根根长丝,在上面爬来爬去,但是只要放到室外,淋几场雨,牠们就全报销了。也不是真报销,是成为地下组织,等有一天进了屋子,再伺机蠢动。也可以说,温室保护了好花,也保护了土匪。但是再想想,哪个土匪不是从屋外来的?牠们是木马屠城,先躲在暗处,再潜入人家。所以在外面长得多么健康的植物,搬进温室之前都得施一遍杀虫剂。我甚至发现,屋里的花只消放在室外半天,就可能怀了「野种」。讽刺的是,屋里病入膏肓的植物,最好的整治方法,却又是搬到室外日晒雨淋,而且愈摧残,愈开花。昙花上的那些虫子令我浑身发痒,赶紧把她拖到阳台上。
走出后门,映眼的是琴叶榕和印度橡胶的大叶子,行前作「环状剥皮」,绑上水苔的地方,已经长出许多根,只待天凉就可剪断移植了。走下后院的台阶,牡丹和芍药的叶片白白的,显然有了灰霉病。这似乎无法避免,多年来就算我过午不浇,甚至喷硫磺水,都无效。所幸霉归霉,第二年照样开出碗大的花朵。只是抬头,心一惊,院子里的草坪,四个月前还「春草如碧丝」,而今居然变成癞皮狗。而且有些地方被强风吹开,好像掀起一层皮,露出里面大地的「肉」。我走过去,摸摸那些枯黄的草地,被烫得吓一跳。这是恶性循环,当草地健康的时候,一根根细细的草叶挺立着,阳光就算炙烈,也能彼此遮挡;加上叶片多,接触空气的地方大,热力很快消散。相反地,当有些叶子黄了、萎了,一片搭着一片,甚至盖在别的绿叶上,则阻挡了空气的流通,好比我手上摸到的这片薄如纸的黄草皮,她们一点也不缺水,下面土壤潮潮的,但是炙热的大地和上面这层「草纸」,反而把潮气封在其间,成为草坪的杀手,也成为细菌的温床。当有些植物退场的时候,自然有些植物登场,好些不知名的野草,正在那癞皮间发芽。大自然充满机会,当你没机会的时候,正是别人的机会。
可不是吗!去年冬天冻死几棵石楠,原本空了一大块,而今旁边的桑树,早已填补了位子。往湖边看,感触更深,行前我花两个礼拜,整理得清清爽爽的山坡,已被一大片近人高的野蒿、「别碰我(Touch-me-not)」和攀爬其间的金银花、牵牛花及野蔷薇取代。「别碰我」是这两年不知由何处移民来的,起先听说她的名字,以为是毒草,后来查书才知道恰恰相反,她们非但不毒,而且汁液有治疗毒藤伤害的效果,书上说得妙「偏偏那些毒藤和带毒刺的植物,往往跟『别碰我』作邻居。」
金银花正盛开,好多大黑蜂忙着穿梭,每钻进一朵花,那花枝就一坠,吸完蜜飞开,花枝再弹回,远远望去,此起彼落,好不热闹。其中一只横着移动,飞得很不寻常,原来是蜂鸟,由墨西哥过来的远客。
湖滨高架的步道上,本来干干净净,而今也爬满了长春藤。那是我前年一小段一小段种下去的。种完之后天就寒了,去年还一副蔫像,想她不保,未料再隔一年,竟变得如此猖狂。只是猖狂也造成问题,她们一路爬,爬上山坡,也爬上我原先种的小柏树。柏树被遮了光,非死不可。我用力把长春藤拨开,拨不动的则拉,拉出一长串,还带出好多泥土。只是我一边拔、一边想,我种柏树和长春藤不是都为了防止山坡上的土壤流失吗?长春藤显然比柏树更能抓住土壤,而今就算「属下」一个杀了一个,只要我这「主子」的目的达到了、江山稳住了,又何妨?
今年夏天显然雨水较少,仲春浸上石阶的湖水,已经退出一丈之外,露出下面大大小小的石块和枯枝朽叶。石块间不见积水,也没青苔,可知湖水并没有因为晴几天、雨几天,而时进时退。少了进退,就没了生孑孓的水漥,怪不得岳父说今年蚊子不多。少雨的季节,湖水也特别清澈,因为这是冰河湖,湖底本无泥,造成混浊的都是湖边堆积的朽叶。当湖面缩小,朽叶没被水浸泡,自然不会腐烂。
走到湖边干涸的地方,除了大大小小的石块,居然还有一片沙滩,许多鱼看见我,急着潜逃,大概因为水浅,居然一只只翻到水面,泛出点点银光。太阳西斜,水上流金,逆光望去,菖蒲和杨树上挂着好多白花,定睛,才知道是大雁和绿头鸭掉下的羽毛。湖上风不定,柳条簌簌,摆左摆右,从直直的柳叶间看横横的水纹,好像织起一个个会动的方格子。突然听见水面啪喇,伴着圈圈向外扩张的涟漪,右侧草丛中蓦地一闪,一只大灰鹭正向湖心飞去。
文章引用自:http://www.syzbooks.com/archives/353_news.php?lang=gb
文章引用自:http://www.syzbooks.com/archives/353_news.php?lang=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