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北人没礼貌?(将收在新书《爱是一种美丽的疼痛》)

(2007-01-03 14:20:54)
分类: 刘墉「深情系列」
 
看到《读者文摘》作的「全球礼貌大调查」,在三十五个城市当中,纽约第一名,台北却是倒数第八,真是感慨良多。
因为我既是台北人,也是纽约人,我虽然觉得纽约人有礼貌,但觉得台北人也不差。
想来想去,发现台北人被「外邦」认为没礼貌的,反而常常是有礼貌的。
举个例子,台北人进电梯,不会像纽约人,请最靠近按钮的人帮忙按楼层。台北人宁可伸出手,穿过人墙,自己去按。台北人吃饭时,要拿远处的胡椒、盐和西红柿酱,不像纽约人请同桌的代递过来,而宁愿冒着「领带泡进汤碗」的危险,伸手自己去构,搞不好还伤了腰。
我这么说是因为亲身感触,当我由纽约初回台北,一时改不了纽约的习惯,进电梯请人帮忙按钮,常碰上奇怪的眼光。更麻烦的是当我先进电梯,问后进来的陌生小姐去哪一层楼时,好几位小姐都露出「遇到怪叔叔」的表情。
餐桌上也一样,虽然台北人已经相当西化,但是碰上中老年人,饭吃一半,突然请他帮你递个胡椒罐,「他」常常会先一怔。
连我岳父住在美国近二十年都如此,八十多岁的老人家,宁可绕过桌子夹菜,也不开口请晚辈把盘子递给他。岂知在西方,越过别人构东西是失礼,请人帮忙反而「合礼」。

中国的老一辈还有个问题,是当他请客人吃糖,或递张餐纸给客人时,常常用扔的。「来!吃块花生糖。」那糖就从桌面滚到客人面前。这在西方是大不敬的行为,在中国却可能有「小意思!随意。」和「自己人,别客气!」的意思。
最记得我早年在美国教国画,有位华人太太买工具,隔着几个学生把钱丢过来,所有的洋学生都惊住了,转头看那华人是不是有什么不高兴,我也觉得好尴尬。岂知那是个最有礼貌的学生,私下还常送礼给我。洋人们搞不懂,中国人说「不成敬意」,就像摆出「满桌大菜,却说没有菜招待」一样,反而是种礼貌。中国人写「请掷回」,也是一种礼貌。

偏偏这种东西方「相反的礼貌」很多,譬如中国人在朋友奉茶的时候,常会用手指轻敲桌面,表示谢谢,甚至表示磕头。西方人如果不懂中国礼貌,却认为那只有动作,不出声音的「颐指」,是大不敬!
台湾人近几年,不知是不是受大陆影响,喜欢在打电话,尤其挂电话之前,用「嗯嗯嗯」的哼,表示「好好好」,岂知听在美国人耳里,却成为「气使」,也是不敬。
中国人赴约到别人家里,为了表示恭敬,常提前到达,岂知在西方社会,即使早到,也得在外面等着,必须准时,甚至过了一两分钟才去按铃。因为当你早到,对方很可能还在化妆、洗澡。他没想到你提早,结果弄得主人手足无措,有礼变成无礼。

同样的道理,当《读者文摘》做调查,故意在台北的公众场合把手上文件散落一地,看有几个人会帮着捡的时候,许多台北人不帮忙,不是无情,反而是想得太多,怕那被帮的人觉得麻烦大家,会不好意思。
这就好比纽约客在听到别人打喷嚏时,说God bless you!,台北人却装作没听见。
为什么?
因为台北人怕那打喷嚏的会不好意思。话说回来,请问纽约客:「你闻到别人放屁,会说上帝保佑他吗?你为什么也装不知?你不是也怕放屁的人脸上挂不住吗?」

无可否认,西方社会有许多从小的礼貌训练,而且已经成为他们下意识的习惯──
推门时,洋人好像自然会往后看,看后面有人,就为对方拉着门。连那些顽劣的小太保,即使下一刻要揍你,前一刻还是为你拉门。只要你说「Thank you.」他一定回「You are welcome.」
为什么?
因为那不必通过他大脑,早成了自然的反应。
最好笑的是有一次我逛跳蚤市场,有只狗在人群中打了个喷嚏,四周的人居然一起喊「God bless you!」,然后才发现是狗,接着全笑了起来。
所以,知道自己礼貌是全球倒数第八的台北人请别沮丧。咱们台北人根本不差,只是跟纽约人不一样,改天咱们用台北人的准则也去纽约作个调查:「你们在公交车上让座老弱妇孺吗?还是常装作没看见?」「你们小学生下课时会谢谢老师吗?还是夹起书就往外走?」「你们的户政单位,会如台北一样,有人带位、解说,甚至奉茶、递报纸吗?」
还有:「你们的亿万富豪市长彭博,会穿着小短裤,跟你们一起跑步、签名、照相,甚至被吐口水,都不生气,还为吐口水的人解说吗?」
所以台北人不是没礼貌,只是表现得不一样。

文章引用自:http://www.syzbooks.com/archives/375_news.php?lang=gb

文章引用自:http://www.syzbooks.com/archives/375_news.php?lang=gb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