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十迷惑”还是“四十不惑”?

(2009-04-22 12:51:54)
标签:

自我实现

四十迷惑

四十不惑

严景秋

杂谈

分类: 和谐家庭和青少年辅导

“四十迷惑”还是“四十不惑”?

 

子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古人很聪明,帮助我们对人的一生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和归纳。近来经常遇到40岁左右的同龄人,尤其是一些事业有成的同龄人,在这个人生四十的驿站,或多或少表现出对人生的迷惑。博主试着从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四十迷惑”的原因。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每个人都在不同的阶段体验以上的一个需要或多个需要。

 

一些事业有成的人在刚刚进入中年的时候,基本实现了前四个需要,现在面临的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这个阶段,他们在反思过去的成长经历,同时也思考后半生的人生历程。所谓“四十迷惑”的原因是,他们发现原来拥有了名利和地位以后,可能没有完全满足他们真正的幸福和快乐。这就引起他们的反思,是不是“三十而立”的“立”有了偏差?以前“立”的目标不是真正他们想要的目标?他们开始真正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自我实现”是一个广泛的范畴,涉及到重新定位到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笔者很幸运,从三十多岁开始在不断的领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真正内涵,思考自我实现的价值,在不知不觉中从青少年的成长辅导中得到了很多的人生领悟,过去的摸索,也算是换来了今天的 “四十不惑”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