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聊斋志异——神鹿姑娘传奇
(2022-04-14 09:43:55)
标签:
杂谈 |
新聊斋志异——
神鹿姑娘传奇
在江苏省中部射阳县四明镇境内,有个鹿塘村。一百多年前,这里还是黄海滩涂上莽莽榛榛的滩涂,成群的野兽出没于此,在野兽中,人们经常看到一个野生鹿群。
草滩有一口天然的大水塘,水很深且清冽甘甜,是附近居民生活用水的来源,鹿群也经常到这里饮水。
水塘旁住着一户人家,家中男主人早年病故,留下妻子和儿子俩相依为命。儿子长大后,以种地和渔猎为生,日子虽然不富足,倒也衣食无忧。然而不幸的是后来母亲生了重病,卧床不起,家中无钱医治。儿子听说鹿茸可以治好母亲的病,于是他就动起了猎鹿的心思。
一天,小伙子提副弓箭,潜伏在塘边,准备在鹿群来饮水时,射杀一只最大的公鹿。谁知这群鹿似乎极有灵性,自从小伙子动心起念起,鹿群就不再到塘边来喝水了。
小伙子在塘边埋伏多日,始终见不到鹿的影子。他救母心切,便深入到草滩深处寻找。忽然有一大一小两头鹿从他眼前穿过,小伙子紧追不舍。大鹿是头公鹿,头上长着漂亮的鹿茸,奔跑起来速度也很快,而小鹿前腿有伤,跑起来一跛一拐的。两头鹿拼命逃跑,不想跑到了水塘边,公鹿则一头冲入水塘,很快便游到对岸。小鹿不会游水,站在塘边没了主张。小伙子追上小鹿,小鹿却突然转头面向小伙,两眼含情脉脉,泪光莹莹,浑身颤抖,并且发出了几声呦呦哀鸣。
小伙子心头一软,立刻丢下弓箭,张开双臂迎向小鹿。小鹿也通情地扑进小伙子怀中。小伙子抱起小鹿,发现它腿上有个不小的伤口,估计是被狼或野猪等攻击过。
小伙子把小鹿抱回家,面对到手的猎物他不想轻易放弃,想把小鹿杀了给母亲炖汤。但一看到小鹿的泪眼和颤动的身体,终于还是放下了屠刀,并找来药粉将小鹿的伤口敷上,又撕下一块布条包扎好,把小鹿放了。
可谁知,没过几天母亲的病却奇迹般地痊愈了。母亲告诉他,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个美丽的小仙女,膀子上裹着一块布,到她床前,解开膀子上的布,往她嘴里挤了几滴血,然后道了个万福走了。就这样,母亲的病就好了。
小伙子听后,心里格登一下,心想莫非这仙女就是自己放掉的那头小鹿,看来这头小鹿是头颇有灵气的仙鹿!是她知恩图报,用自己的鲜血救了我的母亲!
从此,小伙子不再打猎,一心靠种地赡养母亲。同时为了感念鹿姑娘的救母之恩,他把门前这口水塘称作“鹿塘”。
此后不久,从南通来了一批农民到这里开荒兴垦,他们就住在鹿塘边上。人群里有一个姓陆的姑娘,面容姣好,眉清目秀,身材窈窕,步履轻盈,可谓是百里挑一的好姑娘。可怜见的是,姑娘家中既没有父母,也没有兄弟姐妹,虽说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却还是孤身一人,待字闺中。
小伙子每天下地干活,常常与陆姑娘不期而遇,两人结识,相谈甚欢,互生情愫。于是小伙请媒人说媒,结为夫妻。婚后,夫妻俩甜甜美美,恩恩爱爱,每天一起垦荒种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是,在劳动中,小伙子却发现妻子的一只膀子上有块伤疤,干活总使不上劲。为了让妻子省点力,他就与妻子并肩耕作。妻子笑着说,我们这种耕种方法叫做“偶耕”。从此他们将鹿塘东部的这个地方称作“偶耕”。人们口口相传,久而久之便成了远近知晓的地名,可在书写时,却错将“偶耕”写成了“耦耕”,以讹传讹,后来“耦耕”成了射阳县的一个乡镇名。而“鹿塘”则被人们简化成“六塘”,虽然写起来方便,但将神鹿与小伙子邂逅,又化成美丽的姑娘,结成恩爱夫妻的传奇故事逐步淡化,不无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