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老城】犹太区

标签:
哭墙圣殿山世界遗产以色列旅游耶路撒冷老城 |
分类: 游记亚洲 |

耶路撒冷的核心是老城,老城的核心是圣殿山,这圣殿山也几乎就是近两千年来中东地区纷争不断的主线之一。

我们接着上回书说,穿过了那片最大的停车场之后继续向东走就进入了耶路撒冷老城的犹太区。

进入犹太区后会先来到一处广场,广场的一端是所犹太教堂叫胡瓦会堂(Hurva),这个教派好像很多国家都有。

在犹太区里你会发现,街道两边的商家明显比亚美尼亚区要多很多,而且门类也更加齐全。

很多老板都会因地制宜地开展他们的生意,犹太人经常被戏称为"经济动物",看来这个说法还是有些根据的。

尽管老城里最热闹的是穆斯林区,但那里的店很嘈杂,而犹太区的店就都很有情调。

犹太区里的遗址数量也是最多的,因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犹太人并不是这里的主导者而是被迫害者。

犹太区内最知名的地方就是圣殿山和它的西墙,这堵西墙就是我们大家常说的哭墙。

哭墙南边是耶路撒冷老城八座城门之中名字最不好听的粪厂门。大概就是因为名字不好听这里的游人也最少。

在进入圣殿山区域之前所有人都需要过一道安检,进老城和圣殿山参观都是免费和自由的。

这里就是传说中的三教圣地圣殿山的西墙脚下,它几乎影响了除华夏文明外的整个世界历史。

哭墙广场对面是普通民居,这的居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是离神最近的人,同时他们也是最催悲的,因为离神太近,所以他们总是会受到异教徒的骚扰。因为这里既是大家心目中神的居所,同时大家又都是彼此的异教徒。

这堵由巨石砌成的不足百米的高墙就是传说中的哭墙,是所有亚伯拉罕宗教信仰者的一处胜迹。

这是一幅拼图,来这里忏悔和祷告的人既有犹太人也有穆斯林,还有基督徒甚至是无神论的游客。

这墙有19米高,最早关于它的记载出现在公元11世纪。它成为哭墙是发生在19世纪之后,主要是被英国的文学家们渲染而成。站在这堵听尽了人间疾苦的墙面前,我内心也是十分感慨,曾经也想来这哭诉一番,但发现周围并没有人哭,于是只好作罢。那天在哭墙脚下停留了差不多有一个小时,把我能想起来的闹心事都跟它说了。

哭墙脚下常年都有虔诚的犹太教徒在大声地朗诵着经文。在哭墙的北侧还有一个很幽深的门洞。

门洞里是一座面积不小的祷告室和藏经楼(洞),在里面念经的信徒好像比外面的更多。

这里还有专门为老年人和残疾人准备的阅读室,这的椅子上都有摆放经书的支架。

这些书基本都是希伯来语的我实在是看不懂,估计应该都是关于历史和宗教的书,也应该会有《圣经》。

洞的外部空间都是念经的人,位于洞内的空间相对比较安静,这里应该是阅读室,来这的所有男子都是清一色的黑色呢子大衣加黑礼帽。穿过哭墙北侧的建筑就属于是穆斯林区的地界,那里也是耶路撒冷老城的四个区中最大的一个,欲知穆斯林区的情况如何请看下回。
前一篇:【耶路撒冷老城】亚美尼亚区
后一篇:【耶路撒冷老城】穆斯林区